准备好教学材料,启动视频会议软件,泰国清迈大学孔子学院教师鹏披差·拉答颇披琶(中文名林玉青)又开始了一堂汉语网课教学。3月下旬以来,网课就成了她和学生交流中文学习、分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的重要途径。
林玉青的网课主要面向中小学学生和社会人士,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初级汉语和汉语水平考试(HSK)备考。“疫情虽然阻止了我和学生见面,可是却没有让学生停下学习汉语的脚步,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依然很高。”
林玉青在郑州大学学习时,交了很多中国朋友。从一年半以前到清迈大学孔子学院工作以来,她与中国有了更深的情感联系。这次疫情发生后,她一直在关注着中国和泰国共同抗疫的情况。
她觉得,作为一名汉语教师,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在网课中,她为学生介绍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知识,介绍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课下,她为中国朋友邮寄抗疫物资,也积极与清迈大学以及清迈各医院、政府部门沟通,翻译各种政府文件,还参加了泰国抗疫歌曲的拍摄工作。
林玉青说,在她为抗疫贡献力量的同时,她也感受到“泰中一家亲”的温暖:清迈大学孔子学院为所有教师采购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中国驻清迈总领馆、清迈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方合作院校云南师范大学为他们送来了大批防疫物资。她说:“泰国与中国合作抗疫,让大家对战胜疫情更有信心。”
2011年,林玉青曾来云南做过交换生,对云南留下了“风景美人更美”的印象。到孔子学院工作后,来自云南师大的同事们一直热情地邀请她到云南交流访问。她憧憬着,疫情过后到云南,和中国朋友来一个庆祝战“疫”胜利的拥抱。
本报记者 刘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