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施甸县姚关镇山邑社区野鸭湖,荷花绽放,游人如织,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2018年,我们实施了沪滇扶贫协作野鸭湖旅游扶贫项目,投入沪滇扶贫协作专项资金500万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造。”走在野鸭湖观光旅游栈道上,山邑社区党总支书记杨绍武告诉记者,项目实施后,新建了停车场、公共厕所、污水管网、旅游栈道、绿化景观、休息凉亭,旅游标识系统等,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交通设施和旅游环境,扩大了旅游区的辐射范围。 走进山邑社区,农家乐、民宿、特色小餐车让人眼前一亮。去年,社区投入沪滇扶贫协作专项资金100万元,实施了产业培育工程,引导合作社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综合管理和运营维护。 “我们利用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打造了20个民宿,配备了20台特色小餐车,吸纳本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杨绍武说,项目的实施,壮大了当地村集体经济收入,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 家住山邑社区朱市冲村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新杰,在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的支持下,不仅领到一台特色小餐车,还申请到了一个公益性岗位。 “眼下正是千亩荷花盛开的季节,来这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小餐车的生意肯定不错。”家乡的变化让杨新杰一家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得益于沪滇扶贫协作项目的实施,2019年山邑社区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杨绍武介绍,近年来,山邑社区全面实施退耕还湿、退田还湖工程,建立与旅游业相适应的绿色环保产业,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成了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