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零时,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内,湖水漫过一道红色标记——“1998年洪水位22.52M”,突破有水文纪录以来的历史最高水位。15日10时,鄱阳湖水位从高位缓退,但星子站水位为22.28米,仍然超警戒水位3.28米。 鄱阳湖持续高水位,防汛形势未来几天走势如何?如何迎战洪水?“新华视点”记者在一线跟踪报道。 令人揪心的降雨量: 防汛进入关键期 7月上旬以来,江西多地遭受强降雨袭击,平均降雨量228毫米,是多年均值的4倍,刷新了历史纪录。境内饶河、信江、修河及鄱阳湖多次发生编号洪水和超警戒洪水。 鄱阳湖是江西的“集水盆”,江西境内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汇入鄱阳湖后进入长江;鄱阳湖也是长江中下游削峰补枯的重要“蓄水池”,经鄱阳湖调蓄注入长江的多年平均水量占长江总水量的15.5%。长江水丰则江水入鄱阳湖,长江水枯则鄱阳湖水入江。 据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介绍,4月下旬至6月中旬,鄱阳湖水位较同期偏低2.5米,6月下旬开始水位快速上涨,从偏低到偏高变幅近7米,其间单日最大涨幅0.65米。 同时,长江水位受上游降雨影响持续上涨,也对鄱阳湖形成顶托倒灌。7月6日至8日,鄱阳湖湖口站发生长江水倒灌,倒灌总水量3.0亿立方米,导致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上涨0.84米。 7月5日1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达19.01米,超警戒水位0.01米,短短几天后涨至22.53米,上涨3.52米。13日,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达4650平方公里,较历史同期平均值偏大三成。 防汛三大重点: 封堵决口、单退圩堤开闸分洪、转移安置群众 鄱阳县地处鄱阳湖东岸,此次雨情最为严重。7月8日20时35分,鄱阳县鄱阳镇问桂道圩发生漫决。随后两天,全县又有13座圩堤出现漫决,形势严峻。 据7月14日统计,受强降雨影响,长江干流江西段、鄱阳湖区及其他堤防超警长度2531公里,全省约150条圩堤出现险情1007处。 记者在一些决口封堵现场看到,挖掘机、推土机轰鸣,满载土石的翻斗卡车来回穿梭,决口正被封堵。目前,出现的1007处险情中,980余处已完成处置,尚未完成处置的23处已采取转移群众或实施反滤围井等措施进行处理。 为减轻鄱阳湖区、长江九江段防汛压力,江西要求湖区的单退圩堤主动开闸清堰分蓄洪水。记者了解到,1998年特大洪水后,江西启动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将居住在圩垸内和临近河湖、常受洪涝威胁的洲滩民垸中的居民搬迁到不受洪涝影响的地方,全省“退人不退田”的单退圩堤达240座,其中鄱阳湖区185座。 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专家指导组成员陈祥介绍,截至7月15日8时,185座单退圩堤全部进水,相当于在鄱阳湖上游增加了一座甚至多座调蓄洪峰的大型水库,可减少鄱阳湖进水量约22亿立方米,有效降低鄱阳湖水位20至30厘米。 未来几天汛情走势: 长江中上游来水将明显加大,上下游洪水叠加 鄱阳湖水位虽缓退,但仍维持高位。据气象预报,7月15日至16日、18日至19日,江西仍有2次较明显的雷雨天气过程,未来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当前,鄱阳湖防汛仍是关键期。基层水利部门有关人士表示,鄱阳湖流域主要河流及湖泊水位维持高位,水库蓄水明显增多,调蓄能力明显减弱,加之许多堤坝被长时间浸泡,后期降雨将致防汛压力倍增。此外,专家预测,未来几天长江中上游来水将明显加大,上下游洪水叠加也将进一步加大防汛压力。 记者在湖区不少地方看到,一批批干部群众昼夜值守在堤上,及时发现处置险情。截至14日,江西累计投入各种抗洪抢险力量128万多人次,累计投入机械装备8800多台套,填堵土石方122万多立方。目前,江西各地正对堤防现场储备的防汛物资进行全面检查,严格按照防御超标准洪水的要求,及时补足块石、砂料、木料等抢险物料。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李兴文 郭强 吴锺昊 余贤红 据新华社南昌7月15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