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7月24日 星期五
第08版:幸福玉溪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7月24日 星期五
戛洒派出所被省公安厅命名为玉溪唯一一家“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服务好群众 管理好辖区


街头宣传




    本报记者 党晓培 贾云巍   通讯员 适甜甜 文/图

    关注

    今年4月,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公安局戛洒派出所被省公安厅命名为玉溪市唯一一家“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同时被玉溪市公安局命名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示范教学基地”和“玉溪市公安局社区警务示范教学点”。

    近年来,戛洒派出所继承和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总目标,立足本地注入派出所警务的“戛洒元素”,积极探索和创建群防群治“3+N”新模式,筑牢治安防控网,警力下沉延伸服务触角,基层基础管理工作从“公安治安”向“全民治安”转变,从“打防管控”向“防控管打”转变,切实提升基层治安防控能力,推动“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在花腰傣之乡戛洒小镇落地生根。

    力度“强” 平安不出事

    “我们红山社区的安全稳定离不开‘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创建,离不开警企联动,派出所与我们企业联防、联治、联控,共同维护矿区安全与稳定。”提起戛洒派出所,在大红山社区投资立业的四川致中致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梅海东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玉溪市“十大工业强镇”之一的戛洒镇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针对矿区爆炸物品使用量大,矿区流动人口多、人员结构复杂等特点,戛洒派出所建立企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治安管理员、爆破作业人员四级责任制,并采取先登记后上岗、规范生活区和夜市摊经营活动、购进无人机高空巡控等管控措施,有效预防各类案件发生,走出了一条具有戛洒特色的民爆物品管理之路。

    “通过一系列强有力工作的开展,大红山社区和铜矿生活区的社会治安良好,案发率明显降低。”戛洒镇大红山社区党总支书记普华金介绍。近两年来,“两矿”流动人口不断增多,现已达20000余人;民爆物品使用量逐年增大,2020年来使用炸药4193.7吨、雷管122万余枚、导火索93.7万余米,但戛洒镇大红山矿区实现了“命案”和其他刑事案件“零”发案,矛盾纠纷不出村。多年来,矿区无民爆物品丢失、被盗、炸响案(事)件发生。

    2018年以来,全所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做好保稳定、护安全、降发案、惠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辖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和谐稳定的治安大局进一步巩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取得了“两降三升两零案”的好成绩[两降即接警数下降、可防性案件下降;三升即破案数上升、人员打处数上升,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上升;两零即涉爆恐案和群体性案(事)件零发案]。

    2019年,戛洒派出所依托党员民警驻村下寨,联合司法所共调解矛盾纠纷421起,调解成功率98%。2020年1至7月共调解208起,调解成功率100%。两年来,18个村(社区)中6个村(社区)实现案件零发案,4个村矛盾纠纷下降,13个村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村。

    为构建一个平安和谐的辖区环境,戛洒派出所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龙头,创新打击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加大破案攻坚力度,举全警之力做好突出违法犯罪防范打击、治安乱象清理整治。近3年来,共整治治安乱点(乱象)3个,成功打掉各类犯罪团伙13个52人,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439人。

    通过强有力地打击整治,辖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数逐年下降,实现“平安不出事”从口号向实效有力转化。

    速度“快”  24小时见人亮灯

    戛洒派出所细密编织“四张网”,筑造了一道道基础坚固的治安“防火墙”,做到了24小时见人亮灯,快速解决矛盾纠纷,让辖区内村寨群众安心、企业舒心、镇党委放心。

    构建警企村联合“防控网”。由县公安局党委和镇党委推动,构建警企、警村、村企共建共治共享“1+1+1+N”机制,大红山铜、铁“两矿”招聘200名保安和30名内部人员,由戛洒派出所社区民警组织辅警、社区治保会和企业内保组织、保安及安全员建立以“联席、联动、联防、联调”为主要内容的联防机制,整合警、企、村防控资源,以社区为大网格,党总支书记为大网格员,在各村小组,企业内部各确定1名网格负责人和1名网格员,把街面巡逻防控网、社区防控网与企业内部单位防控网交织建设,群防群治“1+1+1>3”效应得到充分体现,有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构建街面户户“联防网”。戛洒派出所按照“住户相邻、邻里守望”的原则划分责任片区,与临街商户业主、单位负责人签订《联户联防联包协议书》,推动临街商户业主、单位遇事互通电话,白天邻里守望,夜间开展民警、辅警巡逻防范和商户自防,积极动员临街商户开通网联报警系统。近3年来,实现街面入室盗窃等可防性案件大幅度下降。

    构建接边地区“防控网”。戛洒镇积极与各接边地区建立联防联调、与周边派出所建立警务协作,每年轮流召开接边地区联席会议,开展就近出警协作机制、交流经验、互通信息、相互协作推动接边地区情报互通,共同调处接边矛盾纠纷,实现共治共管共享。今年来,共解决接边矛盾纠纷15起,相互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破获刑事案件8起,缴获海洛因30斤,运输毒品车辆1辆。

    织密科技“防控网”。在戛洒2.7平方公里的中心集镇建成高清摄像头110个,“三位一体”卡口1套,视频卡口8道、人脸采集设备2套;民爆物品储存仓库安装视频监控、电子围栏和红外线报警系统,在井下作业点安装末端视频监控,实现了前端末端“全境式”控制。进一步整合褚橙庄园等56家单位、企业、沿街商户和哀牢山景区的500余个监控摄像头资源,实现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独眼龙”到“全民眼”的转化;建成辖区最大的“红山苑”智慧小区一个,10年来,2000余户住户实现零发案、零矛盾。

    为有效提升旅游景区应急处置和救援服务能力,戛洒派出所持续在应急处置能力上主动发力。2017年6月30日建起一支由派出所、交警、消防、景区、卫生和当地村民等人员组成的花腰傣救援队。该救援队自成立以来,在统筹做好辖区旅游景区景点突发性案(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援服务的同时,实现全方位、零距离服务游客,共处置游客报警求助案(事)件58件,服务外地游客15人。

    温度“暖” 服务群众“不缺位”

    7月12日晚10时30分,戛洒派出所接到一起报案:一男一女在路上发生激烈争执,为防止双方矛盾升级,民警将两人带到派出所详细了解情况,得知两人是因子女抚养问题产生争执。民警对两位当事人分别做工作,促成当事人双方最终达成子女抚养协议。

    “矛盾解决后,我们还进行了随访跟踪,安排群防群治组织到双方家中了解事情的后续进展,并对当晚在场的当事人小女儿进行心理疏导。”民警刘波说。

    2020年来,戛洒派出所民警共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08起,缉枪治爆、扫黄禁赌博等宣传460余场次,交通劝导860余人次,收集民意、为民办理户籍等相关业务106条。

    开展户籍业务办理预约服务、周末和赶集日延时服务、彝语傣语双语服务、上门服务,开通孤寡老人、残疾人、学生、农民工绿色服务通道……群众的需要,就是戛洒派出所民警的职责所在。

    在戛洒镇的18个村(社区)均设置警务室,配齐办公所需设备,由社区民警、辅警、治保、调解和司法调解员合署办公,为群众咨询、预约和办理、调解相关矛盾纠纷提供便利。

    18名民警和20名辅警长期驻守18个村(社区)警务室。青树社区、红山社区警务室针对社区远、事情多的特点,采取民警+辅警365天驻守社区警务室共同参与社区管理模式。治保、调解主任等力量下沉辖区各小组,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案件防控、扫黑除恶宣传、交通劝导、“一标三实”信息采集、民情民意收集、为民预约办理户籍业务等工作,打造永不下班的服务窗口,切实做到服务“不缺位”。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这一理念,在戛洒小镇里演奏出一首首警民连心、齐抓共治、和谐悦耳的平安交响曲,“枫桥经验”在戛洒镇开花结果,“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落户傣家小镇,更是助推戛洒派出所服务群众、管好辖区、再创佳绩、再添新“警”色的最好契机。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