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茶志福) 近年来,东川区聚焦打造“投资环境更开放,行政审批更高效,公共交易更公平”的一流政务环境目标,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建立健全“123333”政务服务体系,全方位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新型营商环境。 据东川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欧阳平介绍,该区着力加大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力度,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及行业许可“一证化”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审批模式,推行行政许可权向一个部门集中,推进审批与监管分离,逐步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做到行业许可“一证一行业,一章全覆盖”,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别成立投资服务中心、服务站及服务代办点,充实投资服务体系代办员队伍,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代办服务。在区政务服务管理局设立东川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设立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设立为民服务站,为投资者和居民群众办理行政审批申报及相关业务。今后,凡是在东川区内落地的招商引资项目,东川区“马上办”办公室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派出“亲清”政商关系服务员联系服务企业。“亲清”政商关系服务员将为民营企业和招商引资项目提供24小时“随叫随应”服务,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到、随喊随到”等服务。欧阳平介绍。 同时,加快东川大数据中心建设,构筑东川区数据交换中心“城市大脑”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一窗通办、全程网办,推动政务服务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