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树芬 通讯员 白钰倩 陶咏梅)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建水县为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因地因时因业因企施策,拿出“真金白银”稳企稳岗稳就业。 在保就业首先要稳企业的要求下,建水县通过建立28家重点企业清单,选派“人社服务专员”一人一企负责对接,实施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措施,多措并举为企业纾困解难。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紫燕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面临复工时间延迟、经营压力增大等难题,在减免政策的帮助下,企业困难得到一定缓解。“政府对税费、道路运输通行费用等进行了减免,公司还享受到了18万元的稳岗补贴,社会保险的减免部分达到205万元,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副总经理陈涛说。 截至目前,建水县已为160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共计396.8万元,稳定岗位7375人。同时,充分促进大学生、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各类劳动者创业带动就业,全面完成2020年创业担保贷款目标任务,发放创业贷款572人,发放贷款8291.6万元,带动就业2195人。 此外,围绕“提升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增收脱贫”的目标,建水县做好培训、就业、服务三篇文章,主动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转移就业方面,目前建水县已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59万人,转移就业率72.09%,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14万人,转移就业率68.89%。通过人力资源机构、扶贫车间(基地)及村组组织发动,有组织转移就业3.31万人。技能扶贫方面,今年建水县计划投入各类培训资金1800万元,培训1.7万人次,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进入“毕业季”,建水县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强化开展就业指导、就业咨询、创业服务和政策宣传,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服务登记、“一对一”就业援助等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