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8月22日 星期六
第05版:花潮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8月22日 星期六
老师的菜地

    王勇

    1984年秋天,我初中毕业,走向人生的新起点时,在魏老师的菜地头默默站了许久,许久……

    我读初中的学校在镇外的田野里,原是知青的驻地。校舍是个并不很大的四合院,正面一排一楼一底的砖瓦房,是教师宿舍,两边是教室,也各是一排一楼一底的砖瓦房,前面是围墙。除了老师宿舍和教室,再无多余的房子,学生不得不借住两公里外的小学校。

    魏老师博学多才,初一时教我们政治,初二时教我们数学并担任学校一把手,初三时又教我们政治。他是农家子弟,不但教书育人有一套,种地也是一把好手。简陋的教师宿舍后面,有一片知青走后留下的菜地,已经荒芜。学校把菜地划成一个个小方块,分给老师们种菜改善伙食。魏老师分到的菜地有两块乒乓球桌那么大。菜地虽小,他种菜的情怀却很大。他如同对待钟爱的教育事业一样,对待菜地也像教书育人一样,精耕细作。一块小小的菜地,被他耕种得硕果累累,辣椒、韭菜、香菜、青菜、白菜、莲花白、茄子,该长叶长叶,该开花开花,该结果结果,竞赛似的生长,让人看了欢喜的不得。

    陪伴着生机勃勃的菜地和生活贫困却孜孜求学的孩子,魏老师总是像呵护孩子一样种菜,像种菜一样培育孩子。他的菜种的最好,却舍不得吃种出的好菜,把最好的菜留给假期里留校补课的学生吃,我便是其中一个。为巩固学习成绩,预习新学期的新课,寒暑假期间,我和几个家里离学校远的同学,留在学校里自学和复习。假期里学校食堂不开火,我们家庭贫困,也没有钱进馆子,吃饭成了大问题。魏老师把他的宿舍让给我们住,我们从家里带去粮食,魏老师也把从国家定量供应给他的粮食里节省下来的大米和面条送给我们,让我们用他的炊具、餐具做饭,叫我们到他的菜地里采摘他种的各种蔬菜做菜,我们一分钱不花,几十天的吃住难题全解决了。

    魏老师的爱人是农民,他们的生活也十分艰辛。假期里,他必须回老家帮爱人做农活,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尽管他的家离学校有10多公里山路,往返需要步行数小时,可他假期回老家后,每周都要回学校一次,给他的菜地浇水施肥,新栽种各种蔬菜。他担心菜长不好,或者不及时新播种,我们没有菜吃;也担心我们学习中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他在家和学校之间往往返返,很辛苦,也很快乐,有说有笑,慈祥得像母亲,严格得像父亲。

    住在魏老师的宿舍里,吃着魏老师种的菜,我在寒暑假里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有了假期里的静心复习,在新的学期中,我的学习很轻松愉快。

    初中毕业,我考取了梦寐以求的师范学校。当我怀揣录取通知书,告别亲爱的老师们走出校园,前往梦想的远方求学时,我不由自主地来到魏老师的菜地头。看着生机盎然的蔬菜,魏老师种菜时的笑声如一首歌,激荡着我的心房,我吃着魏老师种的菜读书学习的情景,一幕幕闪现在脑海里,泪水充满了我的眼眶,我摘下魏老师种的一个红红的辣椒,怀揣着满满的情和爱,踏上了新的求学路。

    30多年时间过去了,学校几经扩建和改建,昔日的菜地早没了踪影,而魏老师的菜地,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他播撒的种子,仍在我心里发芽、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