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9月02日 星期三
第07版:开放云南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9月02日 星期三
桥头观潮
品质云果 商机无限
​ ——第三届亚洲优质水果产业链(云南)峰会侧记




    本报记者 李吒 姚程程

    近日,在第三届亚洲优质水果产业链(云南)峰会活动上,牛油果、软籽石榴、“阳光玫瑰”“夏黑”葡萄等优质云果,吸引不少采购商驻足。百果园、鑫荣懋、盒马鲜生、沃尔玛等300余家具有代表性的采购商,与参展参会的种植基地代表进行逆向采购洽谈,还对我省多个水果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看云果、话云果、念云果,香飘四溢的云果,让八方来客频频点赞。

    看基地,啧啧称赞

    8月11日,由云南省商务厅指导、iFresh亚果会主办的第三届亚洲优质水果产业链(云南)峰会在昆明开幕。当天,种植商、批发商、零售商等120余家企业参展,果蔬业专家、种植商、供应商、服务商、机构单位代表等近千名嘉宾参与活动,30余位果蔬行业大咖现场分享、对话,共商后疫情时代下中国果业发展大计。

    峰会主要包括主旨演讲、圆桌论坛、展览展示、产销对接、广东名特优品牌水果专场推介会和基地考察等内容。活动现场举行了云南省果园机械示范与流通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多家企业进行战略签约。

    为了让更多人发现云南的优质果品,助推云果产业发展,8月12日,iFresh亚果会“百亿果蔬采购中国行·云南站”启动,鑫荣懋、佳农、京东-7FRESH、叮咚买菜等百余家优质采购商及产业链企业,分三路来到会泽县盐水石榴基地、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禄果葡萄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试早”早熟柚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为了迎接采购商们的到来,会泽县娜姑镇盐水石榴种植基地的种植户胡先生早早就跑到地里忙活。他激动地说:“我们这里种植的突尼斯软籽石榴,汁液香甜、颜色红润且耐贮存。今年那么多采购商来基地直采,能帮助我们的石榴卖出好价钱。”

    据会泽县盐水软籽石榴产销协会会长介绍,目前娜姑镇发展石榴种植达4.35万亩,今年约有3万亩挂果,有1.6万亩进入盛果期。

    “这里的葡萄色泽不错,皮薄肉脆、高糖低酸、颗粒均匀,是高端水果市场的爆款。”在昆明兰露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禄果葡萄基地里,高品质的“阳光玫瑰”葡萄,让前来考察的采购商们啧啧称赞。

    据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面积1980亩,葡萄健康美味的“秘诀”来源于基地编写了标准化葡萄种植流程,全程采用自有研发的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有机化改良。同时,还重视葡萄本身的营养,提高葡萄抗病性,在挂果期不使用任何农药。

    “来看看植保无人机的工作现场。”采购商们举起手机拍个不停,有的还发了朋友圈,这就是同样热闹非凡的西双版纳丰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东试早”早熟柚基地。“东试早”柚肉质细嫩、水分充足、清香爽甜,可谓柚子中的精品,且成熟期比其他品种提早1个月,是全国柚类中最早成熟上市的品种之一。

    火红的石榴、美味的葡萄、香甜的柚子让采购商们爱不释手,不少采购商实地考察后,现场就达成合作意向,签下订单。

    说品质,科技助力

    种植基地的云果这么“热”,可不是没有缘由的。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云果产业发展,以提升产品品质、产生品牌效应为云果发展的着力点,以“温果出国”“热果北上”作为云果抢占消费市场的发力点,促使云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绿色有机认证不断增加、品牌价值效应不断提升、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种植水平不断提高。

    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会长、云品出滇组委会主任花泽飞介绍,云果正在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方向发展、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由主要注重产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方向发展、由相对集中统一的成熟期向错季周年供应方向发展、由单一的鲜食向鲜食和加工协同供给的方向发展。

    “热”云果需要“冷”思考。“疫情的发生,对传统果业带来的影响较大,但让现代果业发展提速增质,也让云南这片热土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云南生态环境优良,但也会出现季节性灾害天气,加上近些年来越来越严重的‘暖冬’现象等,都对果业栽培带来一定影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云南省园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马钧说。

    他认为,投资云果,无论有多少资金,都需根据自己的目标市场定位和对风险的把控能力,来确定发展的品种和规模,量力而行。同时,马钧也给出建议:多实地考察,按照生态相适应的原则,进行品种的选择;强化土壤有机化改良,注意水肥持续有效供应,保证果品品质;好的品种,结合好的技术保证和市场开拓能力,才能取得好的效益。

    “果树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去做,云南省农科院的专家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技术支持。”马钧笑着说。

    “不同的植物对营养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要重视植物的营养,了解植物的营养规律,才能种出好吃的水果。现在肥料的利用率普遍只有30%左右,如何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至关重要。”云南省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兼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任、云南金满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兵说,以科技为支撑,利用微生物技术来丰富土壤有机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可以保水保肥,大幅提升果品品质。

    花泽飞谈到,为了培养优质高端云果,云南滇果产业发展委员会为全省16个州(市)“选品中心”和129个县域“电商产销孵化基地”、4000家种植基地、6万个合作社、100万名果农,落地实施标准化、产业化、科技应用、人才培养、数字化跟踪等服务,用科技助力具有高原特色的云南优质水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话未来,共铸品牌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我们意识到农产品流通环节亟须改变,我们可以运用能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来倒逼流通变革,改变农产品流通环节,让其向标准化、品质化、智能化等方向全面升级。”农特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汉森供应链集团董事长黄刚说,流通对果业发展至关重要,而另一个重点则是流量。“借助互联网、高铁、快递物流,县域经济发展将迎来全新商机。各县打造自己的青年互联网团队,邀请互联网大咖,利用多个社交平台推广农产品来获取流量,同时举办线下产销大会等活动赚取新的流量,倒逼产业升级变革。”

    “疫情后消费者更加注重果品品质,对VC含量丰富的水果需求不断增加;消费场景重构,电商拓宽了货品流通渠道,获得迅速发展,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进口水果的减少给予了更多国产水果填补市场的机会。”iFresh亚果会创始人蔡剑菲说。

    “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云果要更加注重标准化和商品化,加强包含选种、种植、分选、包装等各环节的产地供应链打造。对比一般水果,品牌水果源于自身具有的价值,价格波动更小。”蔡剑菲说,努力做到保证果品品质稳定、货源稳定、营销到位,以及有完善的产业链做支撑,这些才是有助于打造好云果品牌实实在在的方法。

    “日前,国家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包括果蔬在内的农产品供应成为重中之重。尽管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消费者的钱袋子比起以往捂得更紧了,但是,品质好的水果仍然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供不应求。我们能在疫情中找到商机。”本来控股集团副总裁、本来生活网总经理刘有才同样认为,云果发展有机可寻。

    他说,只有优质商品才能弥补市场空档,在这个紧要关头,谁能坚持品质、落实品质,谁就能抓住机遇、落实红利。刘有才介绍,品牌建设贯穿农业全产业链,这是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和持久动力。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