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见闻 8月的林区,绿意涌动,林涛阵阵。记者近日来到大山深处的勐腊国有林场龙门管护站时,站长曹建军正盯着监控视频,实时观察着无人机巡护和红外感应拍摄装置拍摄到的林区情况。 “哪个路口有人进山或者哪一片林区情况异常,我们都能及时掌握,并迅速安排人员赶赴现场。”曹建军介绍,目前管护站使用现代智能化管理,所管辖的108125亩国有林,除部分重点地区还需要进行人工巡护外,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管护。 勐腊国有林场成立于1979年,1987年由采伐林木向天然林资源管护转变后,林场已经从创收功能转变为天然林管护的公益性职能多年。勐腊林场总支书记王冬萍介绍,近年来,县林草局出台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两大目标,在妥善解决林场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问题的基础上,3年投入资金956万元,加强管护站设施建设,配备了一架无人机、20套红外感应拍摄装置和电子地图等设备,初步实现了智能化管护。 本报记者 戴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