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季征)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多样性演化和生态适应团队的高连明团队、植物多样性与基因组学团队李德铢团队,通过对全球红豆杉属全部16个已知物种或谱系的全面取样和分析研究,理清了该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全球地理分布格局形成的时空过程。 红豆杉属隶属于红豆杉科,因其树皮和枝叶中含有可治疗癌症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过去30年间,由于过度开发利用,欧亚大陆该属植物的野生资源急剧下降,部分地区的种群甚至已经绝灭。由于该属植物的分类较为困难,物种界限不清,制约了其物种分化和时空演化历史的研究,也限制了对该属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多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一直致力于红豆杉属植物多样性演化和保护的研究,并通过多学科手段的系列研究,理清了红豆杉属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状况。此次研究人员通过对全球红豆杉属全部16个已知物种或谱系的全面取样研究发现,红豆杉属起源于早白垩纪,但现生类群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在北美洲开始分化,之后通过白令陆桥到达亚洲,在中新世晚期又回迁到北美东部,形成洲际间断分布格局。该研究为古老而复杂的红豆杉属物种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见解,较为全面地解析了全球红豆杉属复杂的物种多样化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