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9月11日 星期五
第08版:专 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9月11日 星期五
呈贡区:让文明植根于城市












    “远望滇池一片水,山明水秀是呈贡。”走进位于滇池东岸的昆明市呈贡区,花香四溢,明艳动人。

    山水环绕、绿树红花的宜人景色随处可见,帮助他人、志愿服务等画面温暖人心,郁郁葱葱的草木与干净整洁的街道、秩序井然的车流与文明礼让的行人、环境幽雅的小区与怡然自得的居民……这一幕幕、一帧帧画面,是呈贡居民每天都可以看到的寻常景象,也是呈贡区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生动缩影。

    多年来,呈贡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初心,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持续努力、不断奋斗。在新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同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果在方方面面得以展现。

    文明,已经植根在这座城市里,融入广大市民的日常,文明的力量正助推着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城市发展建设的方向。

    老旧小区现状怎么样、下水道堵不堵、小区物业怎么样、农贸市场环境卫生怎么样、校园周边秩序好不好……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问题,却直接影响着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和温度。

    在创文提质升级中,呈贡区持续推进网格化、“绣花”式精细管理,聚焦群众居住环境、出行、购物等短板和素养提升需求,通过街道社区动员物业公司、住户居民、商户等共商共建,形成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使城区面貌、社区居住环境大为改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呈贡区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在‘创文’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昆明市网格化综合监督指挥中心呈贡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网格化管理,就是将城市划分为一个个网格,以基层社区为依托,按照“全覆盖、无死角、避免交叉重叠”的要求进行网格化管理,对城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立案、派遣、处置、反馈、结案、评价,并使这7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实现及时上报、快速处置城市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出击、变突击性整治为常态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中心按照“1+5+X”的网格化工作模式,将164名社区专职网格员、107名城管执法队员、33名环卫保洁人员、150名网格监督员、35名社区民警配置到41个社区、84个管理网格中。通过对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城市道路、农贸市场、校园周边、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城市问题。

    2019年,呈贡区建立了“党建引领、五级联动、吹哨报到”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该项工作实施以来,各街道广泛收集群众诉求形成“哨源”,向全区各职能部门发起“吹哨”68次,解决了龙城街道众合康园幼儿园门口减速带设置、商户加工干花导致污水横流,洛龙街道吴家营农贸市场机动车乱停乱放影响出行等问题。

    “吹哨”工作机制,进一步打通了各类城市疑难杂症的处置壁垒,把以前街道办看得见却处置不了,部门能处置却看不见的问题在基层解决。

    各类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加强对民意民愿、居民诉求的收集,通过“吹哨报到”工作机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用足“绣花”功夫来管理城市,通过不断创新管理机制,让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让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志愿服务传递温暖

    志愿服务提升社会文明、传递温暖和谐。呈贡区结合区位优势,充分利用特有资源,让志愿服务工作富有特色。

    昆明南站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重点,每天出入昆明南站的旅客在3万人次左右,为真心融入群众、切实服务过往旅客,呈贡区在昆明南站设置了两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全天候为旅客提供志愿服务。

    2020年春运期间,“情暖回家路 呈贡在行动”学雷锋志愿者活动在昆明南站西广场启动,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为回家过节的旅客免费赠送春联、窗花等爱心公益活动,为旅客提供信息咨询、行李搬运、扶老携幼等便民服务。点点滴滴汇聚的友爱互助,深受旅客好评。

    目前,全区已建成18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4个“不打烊”站点,通过充分整合阵地资源,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打造“高校+社会组织+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夯实了志愿服务基础保障。在区、街道、社区三级建立了青年、文明、文化、医疗、助残、巾帼、消防、党员等类型志愿服务团队367支。

    值得一提的是,呈贡区组建了6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了一批专业化志愿服务品牌。滇池卫士专业志愿服务队,实施“春城志愿行·滇池明珠清”呈贡“滇池卫士”志愿服务项目,落实专项保障经费93万元,在全区引入5家社会组织参与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九湖生态监护、滇池卫生等主题环保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心理健康专业志愿服务队,实施“绿森林”心理健康教育项目,依托呈贡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和专业社会组织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活动;青少年权益维护专业志愿服务队,实施 “青柠计划”进看守所社工服务活动对触法未成年人进行矫治,“灯塔计划”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帮扶项目;医疗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青春呈贡 健康新城”志愿服务活动进社区爱心义诊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5.6万人,累计服务53万小时。

    打造宜居和谐之城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实力、文明程度、整体形象、和谐水平的最高综合性荣誉称号。”创城是目标,惠民是目的,创建文明城市不是单纯为了拿一块牌子、添一项荣誉,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全面系统地开展创建工作,办好惠民利民的实事,补齐历史遗留的短板,推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核心竞争力、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让城市更具活力、让老百姓幸福指数更高。

    “每天在呈贡散步、开车都是一种享受,四处都是绿茵茵的草地、盛开的鲜花。”两年前迁居到呈贡的王女士对居住的环境赞不绝口。

    近年来,呈贡区致力于建设春城花都展示区,充分运用辖区内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全要素推动最美街景建设,有效提升城市品质。

    今年4月以来,呈贡区月季花迎春绽放,花枝不断,具有花蕾多、花冠大、色彩艳、花期长等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深受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

    呈贡区致力于打造宜居之城,提升群众的舒适度。在城市净化方面,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3条入滇河道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39%;在城市绿化方面,区绿化覆盖率达46.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2.05平方米,湿地面积57.75平方公里,形成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圈;在城市美化方面,建成一批“美丽花街”“美丽公园”“美丽公路”,提升城市形象;在城市亮化方面,城市道路照明设施装灯率100%、亮灯率99.80%,形成“住宅小区+商业广场”城市灯光景观体系,扮亮城市夜景。

    从很久以前开始,呈贡便有了赶“龙街”的传统和习俗。热闹的街市让龙街正街、兴呈路等路段车流量巨大,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现象十分突出,人车混行、交通拥堵、垃圾遍地,成为呈贡区城市管理工作的一大顽疾。

    龙城街道将“龙街”作为整治提升兴呈路综合交通环境的一个重点,引摊入市、还路于民。龙城街道、龙城社区先后投入300余万元,统一规划摊位,分区布局,共引摊入市200余商户、380个摊位,2017年4月,龙街新市场正试投入使用。至今新市场搬迁已经3年有余,由于场地面积大、停车方便、归类合理,受到了群众和商贩的认可和肯定。

    “现在我们龙街越赶越热闹,由于交通方便,现在很多主城区的人都来呈贡赶街呢。”龙城街道一名工作人员说,经过改造传承了百余年的“龙街”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越办越红火了,很多传统老物件都能在这里买到。

    呈贡致力于打造和谐之城,提升群众的便利度。统筹推进智慧安防小区(社区)建设,现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0个,正在推进40个。呈贡以晨光小区为试点,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的提升改造,翻新建筑外立面,修补、拓宽内部道路、合理规划车位,提升小区的绿化和亮化,在小区内增设小花园、休闲长廊等群众喜爱的休憩娱乐场所。对全区23个集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新建完成两个国企运营的标准化集贸市场,打通了春融东路、呈荣大道等一批“断头路”,花都路建成通车;新建公厕105个,提升改造公厕187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两万个、停车场28个,大大提升了群众居住的便利度以及群众的幸福指数。

    几年来,许多曾经的臭水沟、垃圾堆、卫生死角一个个变了样,楼台小榭、景观小品、草木茵茵、碧波荡漾,宜居呈贡令人向往;随着一条条道路的贯通,大大缩短了城市交通圈,路网搭建得更加完整,呈贡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

    城市越来越美,人民文明向善,一幅百姓安居乐业,和谐宜居、繁荣发展的美丽画卷在滇池东岸渐次展开。

    文明之风浸润群众心田

    走上呈贡街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等公益宣传广告随处可见,融入城市的景观小品、健身步道成为亮丽的风景线;斑马线前文明礼让的暖心画面映入眼帘,文明出行礼仪风尚在道路、公园、广场处处可见;农贸市场和老旧城区经过整治,告别脏乱差……这一切源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改变。

    人民群众既是文明创建的受益者,也是文明创建的主力军,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

    雨花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过去社区环境卫生差,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倒污水、随意张贴、动物散养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现象很多。近年来,随着社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也在一天天的提高,居民们逐渐改变着行为习惯。

    社会风尚的塑造不是一天形成的,文明言行和精神风貌也不是一天养成的。雨花社区通过加强公益广告宣传来提高公民文明素养和健康生活习惯。如利用公益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好家风、好家训”、文明行为规范、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等各类公益视屏及文明宣传标语等。

    雨花社区还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动场、健身场,把该站点拓展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窗口和舞台,打造成为老年人娱乐休闲“聚集地”、儿童教育成长“大学校”、社区党员群众“加油站”和党员群众志愿服务“连心桥”。实践站成立至今,组织开展文艺、科技、教育主题活动19场(次),参与人数达5000余人次。

    呈贡区始终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科教创新新城紧密结合,以创建促新区发展、以创建促管理规范、以创建促品质提升、以创建促群众满意,让文明新风传遍新区,让文明成果惠及百姓。呈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被列为全国试点、6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1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面发力,积极传承、践行文明理念,打通文明传播“最后一公里”。 “我们的节日”“传承红色基因”“非遗文化传承”“呈贡好人”“最美呈贡人”“新时代好少年”等活动有机融入创建过程,文明新风逐步形成。

    呈贡区坚持群众创建主体地位,宣传、引导、组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上下联动、政企配合、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加大宣传力度,编印《市民文明手册》《文明养犬倡议书》《垃圾分类》等宣传资料10万余份,开展入户宣传9.3万余户,通过报刊、电视、微博、微信、呈贡融媒App、《新区快讯》等媒介,持续播出创文公益片、公益广告,专题宣传“寻找城市雷锋”“垃圾分类”等内容,展播先进典型事迹,展示最美风采,宣传创建成效,创建工作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度有效提升,全民共建的氛围不断向好。

    主题鲜明的社会文明宣传标语、图文并茂的公益广告、温馨的道德文明提示语……在呈贡区,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公共空间和临街商铺,人们总能感受到无声的正能量和文明气息,激励着全区上下支持创文、参与创文。

    围绕“群众满意”的创文初心和目标,呈贡区在城市基础设施、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人居环境、公共便民服务、社会文明风尚传播引领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抓出了成效,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升,城市更具活力,老百姓成为创文最坚定的支持者、最积极的参与者、最广泛的受益者,让文明之花在新区永久绽放。

    一个美丽、和谐、生态、文明的春城花都展示区、现代科教创新城正逐步呈现在人们眼前。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