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 “两违”建筑的形成及其治理涉及法律、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是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过程中需要持续关注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近年来,昆明市官渡区主动担当作为,全面推进“两违”(违法违规)建筑治理行动,形成了“依法强制拆除”“违建方自行拆除”“执法部门帮助拆除”等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不仅为昆明“两违”建筑治理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全省“两违”建筑治理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依法拆除 彰显担当作为 2020年以来,官渡区进一步将“两违”建筑治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呈现出高位推动、全方位联动、扎实攻坚克难的强劲势头。 官渡区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基础上,辖区各街道“两违”建筑治理工作有力有序持续展开,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两违”建筑的依法拆除,更是成为昆明市乃至全省“两违”建筑治理的经典案例。 8月21日,官渡区联动昆明市城市管理、滇池管理等相关部门,出动1400余人、57台挖机、30辆工程车辆,对位于滇池一级保护区的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两违”建筑予以依法拆除,拆除违建11幢、面积4.1万平方米。 这起依法强拆的成功案例进一步彰显了保护滇池的重要意义和联动执法的强大效力。 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两违”建筑处于滇池一级基本保护区界桩向外延伸100米范围内,属滇池一级保护区范围。其违建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云南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昆明市违法建筑处置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必须依法予以处置。 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官渡区联动昆明市城市管理、滇池管理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依法强制拆除昆明艺术职业学院违法违规建(构)筑物的工作方案》,成立了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两违”建(构)筑物治理拆除工作联合指挥部,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市、区综合行政执法、滇池管理、教育、供电、生态环境、住建、自然资源、应急、司法、交警等相关部门。 为有力推进依法强拆工作,官渡区委、区政府多次专题研究解决相关事项,精心安排部署拆除工作。拆除行动当天,区委主要负责人深入行动现场部署、督战,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与昆明市城市管理局、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同时担任指挥长,身体力行履行依法拆除主体责任,推动依法拆除工作如期顺利展开,实现了预期目标。 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两违”建筑的依法拆除,进一步体现了官渡区委、区政府对“两违”建筑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执法效应增强 违建方自觉拆除 多年来,官渡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始终抓住“严执法”这条主线,突出增强“善执法”本领,持续推动全区“两违”建筑治理在法治化轨道上行稳致远。 随着一批又一批“两违”建筑得到有效治理,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两违”建筑违建方自觉拆除“两违”建筑。 官渡古镇二手市场“两违”建筑的拆除成为违建方自觉拆除的案例之一。 官渡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和官渡街道办事处在执法巡查、调查中发现,官渡古镇二手市场建筑属于在未取得相关行政规划部门审批和备案的情况下擅自建设,及时向违建方下达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然而,违建方并未履行限期整改义务,对“两违”建筑治理执法行动心存侥幸。随后,官渡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立即向违建方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决定书》,敦促违建方限期拆除整改,逾期不自行拆除的,将强制拆除,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违建方自行承担。 经过官渡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和官渡街道办事处多次耐心细致地法律法规宣传和实地督促,违建方很快拆除违建面积1.7万平方米。 刚柔并济 强化执法效能 高位推动、全方位联动、严执法善执法,成为官渡区“两违”建筑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的成功做法。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官渡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始终坚持落实严执法原则,不断提升善执法水平,与时俱进推动辖区“两违”建筑治理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官渡区“两违”建筑治理如期顺利完成依法强制拆除6宗,拆除违建面积超过9.5万平方米。 官渡区注重在严执法、善执法中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执法行动,体现“刚柔并举”的执法理念。对那些已经被定性为“两违”建筑并被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违建方虽愿意履行整改义务却由于种种原因无力自行拆除的“两违”建筑,官渡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相关街道办事处根据实情积极帮助其拆除违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