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屏边苗族自治县新华乡菲租克村委会的院子内,屏边县菲租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白色牌匾,在黄褐色墙体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 任职30余年来,新华乡菲租克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光福从未想过,在菲租克这个世代与喀斯特地貌抗争、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小山村里,竟能办起公司,做起了“水文章”。 “缺水,生活用水严重不足。”刘光福至今还记得接雨水先洗脸又洗脚、再喂牲畜“一水三用”的艰难日子。如今,在屏边县纪委监委挂钩帮扶下,菲租克村解决了人畜饮水历史性难题,小菜园、小花园整齐有序,时蔬鲜花将农家小院装点得五彩靓丽,村民发展生产干劲满满,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把饮水保障工作抓好抓实,解决了菲租克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现已卸任但仍坚守在菲租克村的驻村工作队长张绍全介绍,“打破饮水瓶颈和交通制约后,菲租克村产业发展更新迭代。”美国大红桃、万寿菊、生姜等种植面积大幅提升,生态鸡、黑毛猪、肉牛等特色养殖业规模化有序推进,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种植、养殖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让菲租克群众从脸朝黄土转向面向市场,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是挂联单位县纪委监委思虑最多的问题。县纪委监委领导多次进行实地走访后,与村两委干部共同谋划发展思路,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引领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今年6月,由村委会筹资和菲租克村农业信息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50万元,注册成立了屏边县菲租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营农产品电子商务和蔬菜、水果、肉、禽、蛋等农副产品批发代销。 “从来没有想过自家的鸡蛋能在网上出售,价格比当地市场上还高,卖鸡蛋已经有了2000多元的收入。”干塘子村小组农户陶进学向挂联干部讲述着电商平台的“神奇”。自公司成立以来,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鸡蛋、蜂蜜等产品,已为群众增收近万元。 在县纪委监委牵头下,菲租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屏边珍茗水厂达成合作协议,通过挂联部门采取消费扶贫的方式,代销饮用水产品增加公司收入,并借助农业银行屏边支行的扶贫商城平台,进行桶装水销售。公司成立近3个月来,仅桶装水销售就实现盈利2万余元。 从“一水三用”到喝上放心水,再到销售饮用水,村集体经济犹如“一池活水”流入群众心田。目前,公司有人员8人,其中党员3名。经新华乡党委批复,屏边县菲租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党支部,将通过抓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有效推动公司合法合规经营,进而加强对集体经济的管理监督。 “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的审核把关与监督,是纪检监察职能在农村基层的有效延伸,确保了村集体经济资金的合理使用,保障群众利益,为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杨敏说。 9月,天空湛蓝如洗,480余亩橘黄色万寿菊竞相盛放。徜徉于万寿菊“花海”,菲租克村群众正在开拓村集体经济“蓝海”中阔步前行。 本报通讯员 张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