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9月28日 星期一
第06版:幸福玉溪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9月28日 星期一
“百名专家扶百村”活动开展一年来——
把汗水洒在田间让乡村留住乡愁


专家到通海县里山乡五山村调研帮扶

    本报记者 党晓培 文/图

    玉溪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专家人才在全市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驱动作用,从去年9月起开展了“百名专家扶百村”活动。活动开展一年来,专家们满怀激情,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与当地政府和村民一起谱写美丽乡村的新篇章。

    专家下乡破解难题

    玉溪市委组织部坚持以用为本,用好用活人才,组织开展“百名专家扶百村”行动,打造团队式、成建制、点对点的智力扶持模式,为乡村振兴集聚第一资源、注入第一动力,在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上进行了有益尝试。

    在县(市、区)组织部门、乡镇(街道)提前详细摸底和牵线搭桥下,100名来自本级、各县(市、区)和中央、省驻玉溪等单位的专家负责联系100个帮扶村,专家们各显身手、发挥聪明才智,为村民解决了一大批难题。

    去年,元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曼来镇农场田村村民听说城里来了专家,纷纷前来求助:本地3000多亩三华李的质量、产量均欠佳,如何实现优质高产?

    乡亲们求助的专家是玉溪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绍聪,他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施肥、土壤与肥料等方面的研究。杨绍聪现场向种植户们教授各个阶段施叶面肥、壮果肥的技术。在对三华李种植区采集土壤及植物样品进行养分状况检测分析后,他还专门就果树营养及其诊断、科学合理施肥等开展一系列实用的技术培训。

    纸上谈兵不如实地指导。杨绍聪自筹农资,选取75亩三华李种植基地作为示范基地,引导种植户们按试验方案进行对比种植,使三华李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今年4月15日,在青龙镇落梅村开展“百名专家扶百村”调研帮扶活动中,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高级工程师吕小波得知村民因烟叶烘烤技术掌握不到位,经济效益一直上不去。吕小波邀请来市烟草公司首席烟叶烘烤专家郑志云等多位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烤烟烘烤技术指导,破解了困扰烟农多年的难题。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市委联系专家、华宁宁州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丽琼带领企业下属的生猪养殖场场长、企业养殖技术人员到帮扶村开展生猪养殖技术培训;五山村近年来蔬菜大根病频发,严重影响产量。市委联系专家汪家富提出了调整种植结构的解决方案,并联系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种植指导,帮助农户稳定增收。

    人才培训为乡村“造血”

    一批来自玉溪市教育系统的专家们来到田间地头,培训了一大批农村实用型技能人才。

    今年7月,云岭教学名师胡向东和夏春飞充分发挥自身和团队优势,统一调配培训师资力量、统一携带培训实操设备,分别在贾姑、木厂两个帮扶村为村民开办计算机操作和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班,80多名村干部和村民参加了培训。

    在玉溪市的“造血”计划中,更注重吸纳“土专家”“田秀才”以及农村紧缺的带富能手、专技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大中专毕业生,还吸引了不少有志为故乡建设奉献余热的退休人员。这些人才以产业为依托,形成“人才+支部”“人才+企业”“人才+合作社”等模式,推动分散的农业产业融入创新链、产业链中。

    专家王正福在指导蔬菜根菌病防治的同时,注重帮扶村人才队伍建设,筛选了部分年轻人进行专项培养,手把手地传授蔬菜防治病经验。

    专家周海积极奔走,邀请云南农业大学知名专家到村里开展《乡村振兴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专题讲座,讲授如何找项目、找资金、找管理、找销售渠道等方式以及如何谋划打造“一村一品”,探索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针对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扬武镇丕且莫村整村搬迁后卫生室建设不规范等情况,省委联系专家曾勇主动为镇、村医务人员搭建进修平台,定期带领相关专家进行医疗帮扶及义诊,帮助村卫生院所会诊疑难病例,同时多种形式对乡村医生进行技能培训,加速全科医生培养。

    市委联系专家吴强先后3次深入新平县转马都村,推荐优秀村医赴玉溪市卫生学校学习培训,并邀请玉溪市重型精神疾病专家开展“送医上门”,开通医疗救助绿色通道。

    市委联系专家汪华对乡、村级医生做了宫颈癌筛查工作的具体业务培训,并现场指导检查室建设工作,让山区妇女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专业的检查和诊疗服务。

    挖掘特色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专家汪家富、詹武积极帮扶所在村优化人居环境、指导产业升级转型等的同时,为帮扶村做了乡村振兴规划,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把通海县芭蕉村打造成低碳绿色美丽乡村,专家詹武为村庄进行了产业发展等规划,提出充分利用废弃菜叶资源、畜禽粪便资源、太阳能资源等转化可再生能源,促进生态循环绿色农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马文广帮助富良棚乡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依托乡村打造集民族、民宿、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多数专家们来自乡村,反哺故土体现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及沉甸甸的责任感。

    截至今年8月,全市帮扶专家已平均前往帮扶村2次以上,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智力优势,结合帮扶村的发展方向与困难问题,主动思考、积极谋划。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振兴”开展了涉及种植、养殖技术的提升;提出订单式生产、乡村旅游发展等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帮扶专家主动用活用好“朋友圈”,调动各方资源,将“汗水洒在帮扶村、论文写在帮扶村、成果用在帮扶村”,实实在在将“百名专家扶百村”行动推向深入、融入日常。为鼓励他们持续深入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玉溪各地出台保障政策,推动专家作用发挥与帮扶村实际需求深度融合,力求“用好一个专家,实现一方振兴”。

    据玉溪市委组织部介绍,元江县制定方案,为每名挂钩帮扶元江的专家配备了一个由县、乡、村三级联系人和对口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配套服务工作平台,通过明确一名领导,配套一个工作组,制定一个方案,形成一批示范,培养一批人才的“五个一”配套服务。

    红塔区选派21名区委联系专家及各类人才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帮扶乡(街道)和村(社区),专家人才通过引进项目资金,提供信息技术、指导产业发展、引导乡村治理、培训乡村人才等方式澄江市建立了市委领导联系专家制度,每年把人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等,最大限度为专家发挥作用提供。同确保精准有效对接,力求实用实效,发挥专家们“乡村振兴智库”作用的最大效应。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