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9月30日 星期三
第04版:政协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9月30日 星期三
突出政协特点 强化系统发力
——云南省政协谱写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新篇章








    本报记者 王丹 张潇予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全省各地各单位铆足干劲、迎难而上,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

    云南省政协系统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突出政协特点,强化系统发力,积极盘活资源优势,通过组织三级政协组织和三万政协委员开展脱贫攻坚助推行动,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等“六个助推”为主攻方向,以“为贫困户劳动力提供一个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选择一个合适的产业项目、为贫困户产业发展提供一项技术服务、为贫困户产品销售提供一个渠道、为贫困村开展一次义医义诊活动、为贫困村开展一次文化活动、为贫困村开展一次爱心义捐活动、资助一名贫困学子、为精准扶贫提出一条好的建议”等“九个一活动”为抓手,按照“群众所需、政协可为、委员所能”原则,坚定不移助推我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自2018年8月31日全省政协系统脱贫攻坚助推行动开展以来,700多个日夜,三级政协组织和三万政协委员投身基层一线,各尽其能、竭尽所能开展脱贫攻坚助推工作,展现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履职风采。

    典型引路 经验搭桥

    9月7日至9日,省政协“见证助推脱贫攻坚、感受政协委员风采”新闻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走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来自中央驻滇新闻单位和省、州、市(县)主要新闻单位的媒体记者们深入委员企业、村寨、学校,与委员、群众面对面交流,切身了解和感受脱贫攻坚助推行动中的政协力量和委员事迹,记录下了一个个坚定信心克难关、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动人故事。

    自全省政协系统脱贫攻坚助推行动开展以来,省政协久久为功,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典型引路、经验搭桥,在全省总结推广了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省政协民宗委积极牵线搭桥,为贫困群众解决务工难题,共有3000余名贫困家庭劳动力顺利转移到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普洱市政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的助推行动体系,推动景谷、镇沅、孟连、西盟、墨江等贫困县如期摘帽;曲靖市政协发动全市政协委员,在所属9个县(市、区)各打造2个助推示范点,以点带面、以面扩片,形成示范效应……

    通过提案、调研为脱贫攻坚和贫困群众鼓与呼,争取更多好政策、好项目落地见效,是政协的独特优势和职能所在。

    近年来,住滇全国政协委员田静一直在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奔忙着。2019年,田静在提案中建议国家支持有条件的非遗手工技艺地区由非遗传承人成立非营利工艺技能培训机构,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社区治理创新,发挥其主体作用,构建乡村社区治理创新模式,推动乡村振兴。今年两会上,她提交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增设非遗技艺专业的建议》,建议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开设非遗专业,吸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担任外聘教师或实习导师,以解决职业院校师资缺乏问题。

    “目前农村青年的一大困境是,入不了城市,回不了家乡。”在十多年的发展中,田静将“陶茶居”做成了建水紫陶行业的龙头企业,专注打磨技艺、开发市场的同时,她关注到部分社会问题。“应吸纳部分农村青年留在家乡,真正形成乡村振兴的人才长效机制。”扶贫先扶智,田静积极呼吁部分高校开展试点工作,既以正规人才培养阻断非遗技艺流失,又为传承人在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弟子奠定基础。

    与田静一样,红河州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民进红河州委主委杨龙遇和委室工作人员共同作为脱贫攻坚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将视线聚焦在促进贫困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经过深入调研后提出《发挥教育优势 助力精准扶贫》《关于促进红河州教育优质发展的建议》《关于破解控辍保学难题的建议》等10余件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和大会发言,献出金点子,助推教育优质发展。

    采访中,有委员这样说:“出资金、上项目不是委员的强项,但助推行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明确助推产业、就业、教育、健康、科技、文化扶贫的‘六个助推’工作方向,为政协委员搭建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有技出技的参与平台。”

    凝聚力量 投身一线

    “我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孩子,毕业后一直找工作无果,在求职过程中,齐星集团的领导了解到我的情况后,把我招聘到集团下属公司工作。两年来,公司给予了我很大帮助,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让我有能力帮助家庭摆脱贫困。”云南齐星建工集团员工段秀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齐星集团董事长张家云是红河州政协委员,为助推就业扶贫,齐星集团专门留出岗位,吸纳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思路,每年设置适合困难群众的岗位给扶贫对象就业。目前,公司吸纳了100多名农村贫困人口。

    “入职后,我们还要不断加强员工的各种专业技能培训,搞好‘传、帮、带’,让他们真正拥有一技之长,能长久立足于社会,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真正做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张家云说。同时,他积极参与“希望工程”“金秋圆梦”等助学行动,以及“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人畜混居清零”行动等。截至2020年,张家云在捐资助学、扶危济困、乡村振兴和“万企帮万村”脱贫攻坚等社会公益事业中,累计捐资捐物达2640万元。

    脱贫攻坚助推行动以来,建水县政协委员、红河火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春光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创办企业的优势,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通过深入思考、广泛调研,我们决策企业的新投资点,从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兼顾‘脱贫攻坚助推行动’,寻找工作的切入点、融入点和连接点。”李春光介绍,公司结合行动,在李浩寨村以“居家就业”的形式开展脱贫帮扶。此外,组建并成立以产业帮扶和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紫陶扶贫项目,变“输血”为“造血”,提高贫困户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截至目前,全省3万多名政协委员中有99.9%的委员参与了脱贫攻坚助推行动。

    一批批贫困劳动力走进委员企业务工增收,一次次义医义诊为大山深处的贫困群众送去健康,一笔笔爱心资助让贫困学子重返校园,一期期科技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生产能力……为方便各地区各方面委员广泛参与,各级政协为委员畅通渠道、创造条件,以各专门委员会和界别小组为基本单元搭建助推平台,三级政协“一盘棋”布局,委员、界别小组、政协组织,点、线、面协同发力,凝聚起委员力量,让委员从“议事厅堂”到“扶贫一线”,实现扶贫领域覆盖,发挥集群效应。

    盘活资源 聚焦精准

    在以晴红河科技产业园里,会跳舞的机器人吸引了大批参观者的驻足。手机、平板电脑、液晶电视机、智能穿戴等产品展示着这里的“科技属性”。

    “我在红河学院学习的专业是机械工程自动化,能在红河州内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我很高兴。”以晴集团员工孙王勇自公司成立便成为其员工,说起自己的职业生涯,他用“感谢”两个字概括,“我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住的是土基房,在这里工作了3年多,为家里补贴了4万多元。现在,我家盖起了120多平方米的房子,生活越过越好。”

    在提供就业扶贫的同时,以晴集团聚焦“扶贫先扶智”,发挥企业优势,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与红河州民族示范学校共创“校企共同育人、校进企开学办班”模式,开办了红河州民族示范学校以晴分校,设计3年制中专电子技术专业,结合产业扶贫工作,从绿春县、元阳县等贫困地区招收以晴分校学生13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270余人。

    “这些来自贫困地区学生的学费、杂费、书本费、住宿费都是全免的,在学期间由公司负责生活费用,并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每人每月600元生活费。”省政协委员、红河州政协常委、云南以晴集团公司董事长周以晴介绍,公司对贫困学生实行“包就业”制度,“学生在实训课期间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从学校毕业即可到公司就业,分配给合适的岗位,帮助贫困户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入学即就业’,实际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部分贫困户子女受教育期间学费、生活费及毕业后就业等问题。”

    联系广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是政协的优势所在。全省政协开展助推行动,把主攻方向集中在“六个助推”的“政协可为”和“九个一活动”的“委员所能”上,把扶贫资源精准落实在“贫困群众所需”,盘活系统资源,不断创新扶贫模式,聚焦精准扶贫。

    在新一轮脱贫攻坚中,红河州妇幼保健院以“两不愁三保障”为主线入村入户走访,为贫困群众解决困难。同时,坚持到各贫困村开展义诊、健康知识讲座和送医送药活动,改善就医条件。“我院先后选派了45名妇科、产科、儿科、产后保健科、超声科等多学科专家到绿春、屏边、金平、元阳、红河等贫困县妇幼保健院,围绕人才培养、技术扶持、学科建设、设备支持、公卫管理等重点领域展开全面帮扶。”红河州政协委员、州妇幼保健院长何凤权介绍。

    整个助推行动过程,政协始终与党委政府的脱贫攻坚目标一致,党委政府脱贫的主攻方向在哪里,政协的助推力量就在哪里;群众脱贫的“痛点”在哪里,政协的助推重点就落在哪里,在助推全省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贡献政协力量。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