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第02版:要 闻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大奇迹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经济特区发展纪实

    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靓丽名片。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相继建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成就举世瞩目。

    “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宣示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济特区从更高起点上再出发,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征程上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书写新时代的传奇

    “这次调研之所以到广东来,就是要到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2012年12月7日,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离京考察,第一站来到深圳前海。

    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并深情寄语前海:“精耕细作,精雕细琢,一年一个样,一张白纸,从零开始,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

    2018年10月24日,在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来到前海。

    昔日滩涂,已是一派勃勃生机:200多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断改写着天际线……

    习近平总书记同前海建设者和见证者代表同话沧桑巨变。他指出:实践证明,改革开放道路是正确的,必须一以贯之、锲而不舍、再接再厉。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今天的前海,不断阔步向前。

    2013年以来,累计新增注册企业17.3万家,企业年增加值增至2288亿元,年税收超428亿元,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560项,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逆势增长21.4%……一个个数字印证着这片热土的生机活力。

    前海,正是新时代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一次厦门、两次深圳、两次珠海、三次海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经济特区考察,始终关心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深改委会议等研究部署相关重大发展战略,多次在关键节点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为经济特区改革发展领航导向。

    2018年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发挥好经济特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殷殷关切寄托着对经济特区的深情厚望。

    以336项重要改革举措为经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经济特区也迎来新发展、实现新飞跃。

    一个个重要时刻,标注着经济特区再出发——

    2015年4月21日,广东、福建自贸区同日挂牌成立,前海蛇口、珠海横琴、厦门等自贸片区迎来新机遇。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吹响了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号角”。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经济特区新的战略定位,提出新的历史使命,并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贸试验区。

    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承载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赋予深圳更高的国家使命。

    ……

    在新的更高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赋予经济特区新的重大使命,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擘画宏伟蓝图、注入强大动力。

    40年来,深圳、珠海、汕头三大经济特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广东省比重从6.4%提高到30.7%;厦门去年近6000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实现近千倍的跨越,人均GDP首超2万美元;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海南,实现跨越式发展,正加速推进自贸区、自贸港建设……

    “40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不辱使命”,“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就经济特区的讲话,如春风化雨,让经济特区再出发的脚步更加坚定有力。

    持续引领风气之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济特区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生动写照。

    始终秉持改革精神,这是实现经济特区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所在——

    “党的十八大后我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2018年,再次来到深圳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如今,在深圳企业登记审批有多快?几十秒内!

    曾经,“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令世人瞩目;而今,“三天一制度”的深圳新效率,成为经济特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注脚。

    改注册资本实缴制为注册资本认缴制;压缩90%的社会投资审批事项;敲响全国“农地入市”第一拍……今天的深圳拥有343万户登记商事主体,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大胆闯、大胆试,经济特区不断跑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在持续开放中放眼世界,这是经济特区实现繁荣发展的关键——

    2015年9月23日,美国西雅图,波音公司商用飞机制造厂。

    正在美国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忆往事。

    “30年前,我担任厦门市的常务副市长,分管厦门航空公司,参与了它的组建和它的初创阶段。初创阶段的厦门航空公司,连带厦门机场,都是利用国际贷款发展的,当时也就只有几架飞机……”

    如今,厦航机队规模超过200架、总资产500多亿元,成为中国民航唯一连续33年盈利的航空公司,是飞向世界的厦门新名片。

    2017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向全世界推介这座开放之城:“厦门自古就是通商裕国的口岸,也是开放合作的门户,正所谓‘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

    开放,是经济特区与生俱来的气质,更是新时代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由路径。更高水平的开放,让新时代的经济特区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坚持不懈谋创新,这是经济特区发展动力不竭的源泉——

    与深圳隔海相望,珠海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又一块热土。

    在珠海格力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基地,技术领先的六轴工业机器人整装待发。

    “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格力电器时,勉励企业要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这些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

    一项项创新举措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也为深圳打造创新高地指明了方向。

    创新,如今已是深圳市最夺目的光芒。数据印证这座创新之城的腾跃:

    2019年,深圳GDP达2.69万亿元,先后超过了新加坡、中国香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7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6万亿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面对今年初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运用完善的社区防控体系、优良的硬件保障、创新的科技防控手段,深圳凭借社会治理优势形成的抗疫经验,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柳叶刀》杂志向全球推介的典型案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征程上,“一个都不能少”。

    海南三亚亚龙湾附近的博后村,山海环抱间有一片美丽花海,游人如织。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同企业家和农民聊发展、话增收,留下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深情嘱托。

    今天的博后村,村民开民宿,搞旅游,人均年收入已达2.45万元,成为海南经济特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缩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在即,让人民充分享受到发展成果,经济特区也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创造更大的辉煌。

    迈向下一个40年

    “要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要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

    “要成为改革开放的开拓者。”

    “要成为改革开放的实干家。”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为经济特区未来发展给出新的战略定位。

    迈向下一个40年,经济特区将更高举起改革开放的大旗,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新路径——

    202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日子。

    这一天,《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获立法机构通过,深圳将在全国率先建立个人破产制度。

    允许在深注册的科技企业“同股不同权”,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施“非违规不干预”管理模式……一系列新法律法规,赋能深圳在制度探索上继续“破冰”。

    经济特区的任务就是改革!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勇担历史责任,经济特区要继续为全国改革开放当好“先锋队”。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扬帆起航。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称之为“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对标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海南将被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努力在政策和制度体系上实现重大突破。

    “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行稳致远,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

    自6月方案公布以来,海南新增企业主体同比增长62%、落户外资企业增长78%、离岛免税购物新政实施百日来平均每天销售额亿元左右……肩负新使命,今天的海南正活力四射。

    迈向下一个40年,经济特区将继续在新征程上勇当尖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新路径——

    百载商埠,粤东明珠。今日汕头,重焕活力。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明确要求,加快珠海、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发展,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

    抢抓新机遇,汕头经济特区立足“刀刃向内”改革挖掘潜力,经济步入快速回升通道。今年以来,汕头顶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前7个月5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84.7%,进度位居广东全省第一。

    迈向下一个40年,经济特区将继续保持“开拓者、实干家”的奋斗姿态,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中走在前列——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改革,永远需要那么一股子劲,那么一种精气神。

    9月10日,2020年华为开发者大会传来消息:明年华为手机将全面支持国产操作系统——鸿蒙。

    为了突破操作系统“卡脖子”的局面,华为再度拿出“过草地、爬雪山”的干劲。

    下定决心大抓自主创新,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问题,狠抓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改革创新者百折不挠的坚韧和勇气,就是特区精神的内核,穿越时空、一脉相承。

    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

    从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到第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又站上新起点,朝着全球标杆城市前进。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出的号召,力重千钧、催人奋进。

    面向未来,经济特区重任在肩,又将开始新时代的伟大启航……

    新华社记者 徐金鹏 张旭东

    韩洁 叶前 安蓓

    据新华社深圳10月13日电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