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
第06版:科教卫生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
科研人员揭示海菜花欺骗性传粉机制
虽不“完美”但有效果

    本报讯(记者 季征)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受威胁植物海菜花的两性模拟和“不完美”的欺骗性传粉机制,这为海菜花和类似植物开展人工种群恢复或重建时的种群规模和雌雄比例提供了相关参考。

    自然界的很多植物通过向传粉者提供回报(如花蜜、花粉等)诱使传粉者为其传粉,但有的植物不为传粉者提供回报,而是利用拟态来欺骗传粉者为其传粉,这种现象被称为欺骗性传粉。海菜花是分布在中国南部的一种雌雄异株的水生植物,曾为云南高原湖泊的象征植物之一,其对水体污染敏感,仅轻度污染就能导致一个水体内所有的海菜花消失,曾经有海菜花分布的很多湖泊现在已经难见其踪影。

    科研人员发现,海菜花存在两性模拟的欺骗性传粉,雌花对传粉者(中华蜜蜂)没有回报,雌花的花部形态、花部色素及花香的成分和比例与有花粉回报的雄花极其相似,但传粉者访花行为在次数上对雄花有显著偏好,这意味着雌花的欺骗并不“完美”。通过进一步研究科研人员推论,虽然海菜花雌花的模拟并不能完全骗过传粉者,但仍起到了避免传粉者强烈歧视的作用,保证了传粉者的访问中仍有一小部分给予了雌花。因此,在传粉者数量及访花次数高的种群中,雌花获得的访花数量提高并抵消了传粉者歧视可能引发的花粉限制。这一研究对保护海菜花及具有类似传粉机制的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