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第07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因村施策助力群众增收

    松开木质刹车板,看着装满货物的背篓从产业溜索上溜下来,马吉米村在场的驻村工作队员和傈僳族群众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是定点帮扶单位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出资,群众投工投劳建成完工的一条产业溜索。

    马吉米村的1.1万亩草果大都种在阴坡地、沟箐边坡地以及深山密林,群众采摘、搬运成本高。

    “我们正抓紧时间,赶在草果采收前建好覆盖全村10个村组的产业溜索。”马吉米驻村第一书记长何晓帆介绍,云报集团领导到村督战走访,了解到草果搬运难题后,落实了20万元专项经费,帮助建设草果产业溜索。

    在鹿马登乡布拉底村,百亩百香果开始采摘,经过筛选、包装后在怒江州内进行销售。布拉底村日照充足、降水适宜,出产的百香果不仅个头大,甜度也高。

    据了解,布拉底村的农业产业示范培训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标准化种植示范,合作社管理经营,极大地带动了村子里贫困群众参与种植百香果等高产经济果品的积极性。除100亩百香果外,布拉底村示范基地还包括100亩猕猴桃、120亩凤凰李种植。

    43岁的李小二带头种植的红心猕猴桃挂满枝头,即迎来采摘季。李小二是沙瓦村民小组的组长,2018年在匹河乡的扶持下,在自家的地里试种了2亩猕猴桃,现在他已成为沙瓦村猕猴桃种植的“土专家”,带着沙瓦的20余户村民种下64.5亩的猕猴桃。

    与沙瓦隔山相望的老姆登村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村,这儿的一批群众早早地吃上了“旅游饭”。怒族群众思燕看准老姆登的旅游发展前景,自2013年开始经营起民宿。这些年,她积累了不少口碑,外地游客电话预定客房是常事,到了旅游旺季,她经营的达比亚客栈更是爆满。

    美丽公路修通后,更多游客慕名而来。思燕从福贡县农信社获得授信50万元贷款,翻修了民宿,扩大了经营规模。

    福贡县目前累计种植草果56万亩,人均仅草果一项增收0.2万元,户均增收0.8万元,草果产业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本报记者  李寿华  窦崇尹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