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畅 任何一种精神的成长都离不开时代的哺育。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壮举中,屏边16万各族人民携手并肩,铿锵前行,凝聚起坚如磐石的精神动力,向着脱贫摘帽胜利的“最后一公里”勇毅前行、奋力拼搏,铸就了“滴水穿石”的屏边精神。 “滴水穿石”是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进取精神。“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回溯脱贫攻坚的历史征程,全县上下深刻认识到贫困不是短期产生的,根治贫困也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立足实际、找准“穷根”,明确靶向、久久为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从全面发力到聚焦精准,从补短强弱到集中攻坚,从誓师立令到挂牌作战,屏边县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一系列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措施相继施行,既重当前“能脱贫”,又重长远“不返贫”“能致富”,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滴水穿石”是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屏边上下干群一心,践行“一线工作法”,转变工作作风,不畏风浪、直面挑战,苦干实干、攻坚克难。首创“组长助理”帮扶模式,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力量,盘活行业帮扶和挂联单位帮扶资源,尽锐出战、乘势前行,狠抓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在攻坚克难的实干征程中,镌刻下了难以磨灭的脱贫印记,烙印下了荡气回肠的扶贫岁月。 “滴水穿石”是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奉献精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本着一颗“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赤子情怀,广大干部职工在脱贫攻坚的浪潮中,义无反顾地投身脱贫攻坚的最后收官之战,夙兴夜寐、足履实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有我”的担当培植“无我”的境界,以干部职工的奉献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标。“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截至2019年底,屏边县实现74155人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1.31%,全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 “滴水穿石”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精神。“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全县帮扶干部在工作中不断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凝结崇高的价值追求,通过脱贫愿望的不断提升引领他们脱贫行动的付诸实施,并将精准扶贫政策功效和扶贫干部力量交融汇聚、同频共振,从感恩奋进中凝聚精神力量,激发万众一心向前进的决战决胜伟力。“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锻造的精神风貌、涵养的精神气质,也必将成为屏边人民今后驾驭复杂局面、战胜困难挑战的宝贵精神财富。 风雨兼程,鏖战贫困;山水见证,人民安康。无数个“我”组成“我们”,无数颗“水滴”汇成“涓流”,涓滴入海汇聚成脱贫攻坚的时代巨浪,在“滴水穿石”屏边精神的牵引下积蓄澎湃势能,续写苗岭大地气势磅礴的战贫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