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第08版:科教卫生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团队对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热点进行评估
研究制定方案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本报讯(记者 季征)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景观生态学研究组科研人员对西双版纳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热点进行了评估,为该地区自然保护区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当前,人类活动导致的物种生境丧失和破碎化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建立保护区尤其是就地保护,是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如果保护区存在划定不科学、没有明确保护边界、未进行明确功能分区等问题,会导致保护效率低下。

    研究人员以西双版纳热带地区代表性39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模型和最大熵模型,对西双版纳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热点进行了评估,并结合现有自然保护区分布进行了保护空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热带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适宜分布区总面积为5300.58平方公里,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土总面积的27%,其中珍稀濒危植物高度适宜区面积为594.44平方公里,现有各自然保护区覆盖55.7%的珍稀濒危植物热点分布区,存在一定保护空缺。同时,部分保护区内有农田、橡胶林和茶园等人工干扰土地利用类型,人类活动对这些区域生物多样性生境存在影响。对此,研究人员建议,应定期开展保护区保护成效的动态评估,研究制定自然保护区保护与修复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自然保护区生境维持功能及其他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