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呈贡大街小巷,活跃着一支支志愿队伍,他们身着绿色马甲,在社区、学校、滇池湿地、昆明南站等地倾情服务,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自己也成为这座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是昆明市呈贡区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在呈贡,通过一项项实践活动,传播党的理论、时代新风、传统美德、科学文化、和谐进步、生态理念、奉献精神,增强了全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奏响了呈贡区文明实践的“进行曲”。 呈贡区通过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有效提振了群众精气神、增强了基层凝聚力。一个和谐美丽、积极向上的科创新城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搭一座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志愿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呈贡区积极探索、多方联动,以党员带动、乡贤联动、社会互动“三管齐下”,全力推动志愿服务下沉,全力实现志愿服务全覆盖。他们统一身着绿色马甲,手握标语牌或志愿旗,积极开展防疫工作、环境卫生打扫、垃圾分类、巡河护河、交通维护等志愿活动,搭起了一座为民服务的“连心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区1200余名志愿者和9个志愿服务组织结合各自能力提供各类志愿服务,有效助力呈贡区疫情防控。 3月5日,呈贡区开展了“践行雷锋精神,战‘疫’你我同行”2020年呈贡区3·5学雷锋月系列活动。以寻找50位“城市雷锋”为活动抓手,发动市民推荐医生、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骑手、出租车司机、志愿者等在“抗疫”一线的普通工作人员,参加“城市雷锋”评选活动。联合热心青联委员、爱心商家等为“城市雷锋”提供全家福、免费体检等十项公益服务。 通过寻找“城市雷锋”活动,给予了众多“抗疫”一线工作人员以心灵上的慰藉和鼓励,为他们的默默坚守点赞,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市民共抗疫情,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建设等志愿服务的信念。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发展,大力弘扬正能量,形成文明新风尚。 7月24日,呈贡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加强组织领导,在呈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率先成立区级志愿者学院——呈贡区志愿者学院,以“政府主导+高校协同+社区参与+社会运营”的模式打造志愿服务综合体专业营运品牌。学院自成立以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管理、志愿者激励等制度,面向呈贡区机关骨干志愿者、高校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开展10余场专题志愿者培训,累计直接服务骨干志愿者400余人,进一步提升呈贡区志愿服务水平,拓展骨干志愿者理论及服务技能。 为发挥呈贡大学校区20万名师生的人力资源优势,团区委进一步加强与各高校团委深入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呈贡区志愿服务发展。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调动各方力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为重点打造工作平台,建设一支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全区性、集中性及大型志愿服务活动等工作,推动校地融合的发展实施。发动文联组织文艺单位、高校社团发挥自身资源和优势,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开展文化讲坛、文艺培训、文化下乡文艺演出、社区文艺骨干培训、公益电影放映等群众性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截至目前,全区建立志愿服务队551支,文明实践注册志愿者57209人,发布志愿服务项目8036个,志愿服务信用时数60万个小时,充分彰显志愿服务的榜样力量,真正破解“下沉难”的问题。 讲一个立足本地文化的故事 7月21日晚,夜幕低垂,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灯火通明,讲述者娓娓道来,听众听得津津有味。呈贡区吴家营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吴家有故事”文化访谈直播节目从这一天正式开播。首播主讲人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院长周杰来到讲坛,讲述她在教育路上创新开拓、勇敢实践的故事。 此后,“吴家有故事”相继在海梦岛投资创业服务(云南)有限公司、万溪冲梨园、万溪冲老宅院开播。 “吴家有故事”文化访谈直播节目每月1期,每期约1小时,计划举办12期。通过人物访谈、实景访谈、故事讲述等方式,围绕传承文化、发展教育、创新科技3个主题,深入挖掘各行业优秀正面典型,探究典型故事背后的感动、梦想背后的坚守以及关于美好和永恒所带来的震撼与深思。“吴家有故事”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当地民众文化素养、丰富审美,探索出更多创新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满足辖区内机关干部、企业员工、社区群众、高校师生等的文化服务需求。 围绕讲好“呈贡故事”,呈贡区广泛开展各级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涌现出了一批新时代道德标杆,产生道德模范45名(含市级提名)、昆明好人8名(含云南好人)、“新时代昆明好少年”4名,“最美呈贡人”75名。同时,呈贡区将“好人好事”喷绘制作成公益宣传栏1550个,宣传道旗2300个,在街头巷尾、主干道、人行道的户外广告栏里展示,形成“最美呈贡现象”。 为全力抓好文明风尚,呈贡区借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根据各行各业的特点,因地制宜打造张天虚故居、三台山公园、大古城魁阁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建文化公园”,这些可学可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传承优良传统、追忆革命先辈、汲取精神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群众文明素质,形成了良好的文明风尚。 树一个文明新风的示范 文明之树在这里扎根,文明之花在这里绽放。雨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于2019年5月挂牌成立后,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群众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文化传承为方向,以培育时代新人为目标,多形式、多内容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文明实践之花开遍雨花,成为呈贡区文明实践的典范之一。 走进雨花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座四层小院成为社区老年人和孩子最温暖的家。社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残疾人以及参加“四点半课堂”的儿童,均可在里面用餐。60岁以上老年人3元每餐,残疾人4元每餐,儿童5元每餐,80岁以上老人可享受免费用餐。孝老敬亲、良心传承成为文明实践的宗旨。“儿童之家”开办了“四点半”课堂,为雨花社区儿童(小学生群体)免费提供作业辅导、学习习惯养成、兴趣培养服务,自开设以来为社区80多个家庭解决了孩子的作业辅导难题。 雨花街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到群众身边,贴近群众生活,依托街道、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站、为民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中心等群众活动阵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辖7支注册志愿服务队,开展了疫情防控、关爱老人、环境卫生整治、文明交通劝导、义诊等志愿服务80余次,真正做到“文明如雨 实践润花”,新时代文明之花在这里尽情绽放。 9月22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中国·呈贡第八届“万溪宝珠梨采摘节”启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和游客前往采摘游览,感受乡村丰收的喜悦。呈贡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县,经过10年砥砺奋进,实现了农商结合,城乡统筹发展的大变革。目前,万溪生态花园项目进入实质实施阶段,最终将打造成为集“生态、产业、特色”为一体的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和昆明城市花园。梨花节、采摘节逐渐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有效载体,成为弘扬中华农耕文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做群众的工作,群众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呈贡区通过整合各类分散资源,打通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综合型服务阵地。发挥各层级的阵地作用,做好“建、管、用”“传、树、帮、乐、移”文章,以文化惠民助推文化传承,推动文明实践向纵深发展。通过多级联动、多元惠民、示范先行,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呈贡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