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走进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校园,只见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矗立,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传来朗朗书声,学生们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这所学校于2016年开始招生办学,2019年首届学生参加高考,有3人考上清华、北大,结束了19年来镇雄本土学校学生考不上清华、北大的历史。 “2020年高考又有6名学生达到清华、北大录取线。”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校长胡克州自豪地说,“今年学校一本上线率84.09%,本科上线率100%,位居全市第一名,云南省前列。” 镇雄是我省第一人口大县,也是全省未脱贫人口最多的县。2015年末的数据显示,全县30余万学生中有贫困学生70156名,其中农村学生占90%以上。由于教育事业欠账多、教育资源缺口大,初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等因素,全县每年外出到昆明、曲靖等地求学的优质生源有上万人,家长们每年为此支出的各种费用超过2亿元,高昂的教育成本增加了家庭负担。 为补上教育短板,镇雄结合县情实际大力实施“教育兴县”战略,坚持把教育事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积极引进云南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借助名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师资力量和办学模式,通过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良好教育,从根子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16年8月,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开始招生办学,迎来首批高一、初一年级新生1300多人。经过4年的精心筹备,这所按照省一级完中标准规划建设,投资近3亿元,办学规模96个教学班的现代化、标准化、园林式学校正式建成投用。2019年,学校首届学生参加高考,一本上线率达85.4%,本科率100%,位居昭通市第一名。 2019年春季学期,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在校学生中有镇雄籍学生491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1197人,四分之一在校生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短短3年时间,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这所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的新建学校,成功创下镇雄教育史上单校高考一本上线率历史之最、名校录取数历史之最、班级平均分历史之最、社会影响力历史之最的四个“历史之最”。目前,学校三期工程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校园面积将扩大到630亩,可容纳学生9900余人。本报记者 沈迅 蔡侯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