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第08版:幸福玉溪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江川区积极探索建立环湖党建责任体系——
红色引领 星云生辉


星云湖美景如画(江川区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 李苏榕

    视点

    11月,天气开始转凉,远方的海鸥来到星云湖畔寻一个暖冬。橙黄色的野牛大山草甸衬得山脚泛着波光的星云湖熠熠生辉。

    近年来,江川区结合“治好一湖水”和建设“美丽滨湖花园城市”的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建立系统的环湖党建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湖泊保护治理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全面组织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力量共同保护治理星云湖,实现了“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的效果,描绘了党旗在星云湖畔飘扬、党徽在胸前闪烁的生动画卷。

    一个党员是一盏灯,照亮一方

    大龙潭河发源于大红山南麓,是星云湖入湖河流之一,它自西向东流经大龙潭水库、长里冲、陈家头、张家头、侯家沟,最终汇入星云湖,沿途涉及农户509户,耕地951亩。

    “我闲不下来,每天睁开眼就要到河边去。”正午时分,77岁的老党员陈宝玉正扛着铁锨从大龙潭河边走来,打算回家吃午饭。他说:“我家孩子觉得我年纪大了,不必再日日巡河,但我放心不下,现在他们也跟我一起加入到了高原湖泊卫士行动中来。你看大龙潭河多清澈,村子里多干净。”

    江川区把星云湖流域按乡镇(街道)行政区域划分成六大网格、若干个小网格,形成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片区网格长、村级党组织书记担任小网格长,党支部书记、普通党员担任网格员,以及区级领导挂钩联系乡镇(街道)、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及区级单位包村(社区)、村(社区)“两委”成员包组、支部包片、党员包户的星云湖流域入湖河道保护治理“网格化”模式。陈宝玉只是星云湖保护网中的一名网格员,却真正在大龙潭河陈家头流域保护发挥着最直接的作用。

    陈存秀是陈家头小组“高原湖泊卫士”网格化管理第六网格区的责任党员,在侯家沟总支部推行的“三美建设,提升村庄颜值”活动中,她家被评为最美家庭。“党支部领着我们做,现在大家观念都转变了,除了保好河护好湖,我们也知道了要打造好自己的村庄。”在保河护湖实践中,一个党员就是一盏灯,他们以温暖和坚定的力量守护着母亲湖。

    一个支部是一面旗,引领一方

    在治理星云湖工作中,江川区组建“高原湖泊卫士”党建联盟,将互不隶属、各自为政的党政部门、群众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等吸纳为联盟成员、整合成党建共同体;成立星云湖联合党委,入湖河段专管、志愿者服务等8支联合党总支、12条入河道联合党支部;结合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农村“领头雁”“金种子”培养工程、“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等工作的开展,依据支部规范化创建达标要求,打造政治素质高、文化水平高、群众威信高、发展能力强、服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村级党组织班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把各方资源、力量凝聚在一线,筑牢星云湖保护治理的坚强堡垒、铸就星云湖保护治理的绿色盾牌。

    近年来,江城镇侯家沟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紧紧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星云湖保护治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到各项行动中来。依托党组织,加大宣传,让“高原湖泊卫士”行动,家家知晓,人人明白;明确职责,党群共建,使争当“高原湖泊卫士”各项活动落到实处;通过建立评比奖惩机制推动“高原湖泊卫士”行动常态、长效开展。

    党建带妇建是侯家沟村党总支组织湖泊保护工作的特色实践,结合村子实际提出“美丽家园、党建带妇建,争当高原湖泊卫士”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方案,张家头、陈家头两个小组党员、妇女积极投身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侯家沟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秦文说:“以往湖泊保护、人居环境打扫卫生只是党员干部、保洁员的事,现在变成每个村民的事。”

    从北到南,记者来到位于星云湖南岸的江川区大街街道河咀社区。“夏天来的时候可以看到整个星云湖边1500多亩荷田中莲叶荷花相映成趣,就和诗里的情景一模一样。”河咀社区党总支党员介绍,社区党总支强抓环境整治,改善星云湖水质,打造美丽社区。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推行土地流转休耕轮作,种植荷藕170.6亩。通过种植荷藕等经济型景观农作物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削减农业污染,改善星云湖水质,保护星云湖生态环境,推动星云湖可持续发展。

    社区对所有污水出口进行封闭式管理,督促周围居民工厂不得随意排放各类污染源至星云湖。建设河咀社区污水管网,把社区污水全部接入县城污水管网;扩大湿地建设工程项目,对大街河进行全面改造,在大庄河现有基础上增加湿地面积64.02亩,旧州河湿地租用面积82.32亩;对河咀厕所进行旱厕改造,着力构建美丽乡村新格局。实现农业观光旅游、田园生态休闲、农业创意产业配套结合的综合型服务,形成以当地经济作物为主导的特色农旅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打造江川“后花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聚力护湖

    西河村村民计秀芬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条在星云湖边喂海鸥的小视频,她的头像是西河村旁星云湖的落日余晖图。计秀芬是西河村党支部的党员,也是西河村的一名村民,她家涉及“退人、退房、退田、退塘,还湖、还水、还湿地”,她说:“我爱我家,但我更爱星云湖。”

    江川区抓教育、重引导,致力于打造爱湖护湖生力军。把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强村(社区)“两委”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纳入“万名党员进党校”、“万名书记大轮训”、“三必讲三必学”、党校教学等内容,深化沿湖基层党组织党员积分指标体系,将党员参与和推动“高原湖泊卫士”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推动党员形成星云湖保护治理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广大党员积极争当绿色发展、项目建设、生态修复、护湖爱湖、宣传教育“五个先锋”,积极争做政策宣传、河道保洁、村庄卫生、湖泊巡逻、环境督导“五员”,积极创建清洁水源、生态田园、秀美庭院、美丽家园、绿色果园“五园”,全面助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520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有效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支持、拥护星云湖一级保护区“退人、退房、退田、退塘,还湖、还水、还湿地”工作。计秀芬说,虽然她家鱼塘没有了,但“等村子里基础设施完善起来后,我准备开民宿,依托星云湖创造更好的新生活。”

    星云湖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PH值,除藻、降磷是改善水质的关键。江川区于2019年9月17日启动实施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项目。投入使用5套原位深井蓝藻处理装置和4套水质生态净化装置及1套监测预警系统。星云湖水质提升项目一号示范站全天候监测水质,24小时运营。

    毕业于西华大学的王友是星云湖水质提升项目一号示范站站长,他的家就在星云湖北岸的湾河村,“我很怀念小时候下湖玩水,随手一捞就能捉到小鱼小虾的童年时光。如今能投身于家乡的湖泊保护工作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我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保护星云湖。”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