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惩治极少数”不放松的同时,“管住大多数”的要求和工作越来越细、越来越实。函询是组织加强对党员干部监督的重要方式,体现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也体现对每个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近年来,我省发生的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付函询、敷衍函询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敬畏意识、漠视组织纪律,这些问题值得警惕,令人警醒。 要更加敬畏组织。党员干部的每一次成长进步,既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和培养。只有组织压担子,党员干部才能练就“铁肩膀”;离开了组织,离开了党的事业,党员干部就失去了干事创业的机会、载体和平台。敬畏组织是具体的,体现在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近期通报的党员领导干部敷衍应付组织函询的问题,背后暴露出来的是党的意识缺失、是敬畏意识缺失。事实证明,无视组织函询,不把组织函询当回事,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汲取许雷、王俊强等人的沉痛教训,决不允许在组织面前心存侥幸、毫无敬畏。 要更加相信组织。有一种关爱叫监督。组织函询不是为难干部,更不是小题大做。函询就是组织对党员干部的精准监督,既是了解情况,也是给予机会,既有警示提醒的纪律刚性,又有信任关爱的组织温度。党员干部要把谈话函询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关爱和保护,一种帮助和负责,一种警示和体检,这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定力和正确的态度。周凯就是一个反面典型,在多次放弃组织给予如实说明情况、说清问题的机会后,最终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道路。党员干部要将谈话函询作为检验自己操守品格、纪律和规矩意识的“试金石”,把握住组织给予的说清问题的机会,在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中自我检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要更加依靠组织。函询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党员干部要针对组织谈话函询的问题,从政治上、思想上、纪律上、作风上全面对照反思,不断自我完善。组织才是党员干部的“娘家”,党员干部既要对存在的问题向组织如实说清,也要对整改的困难向组织及时说清,在组织的帮助、监督下坚决整改提升。只有这样,党员干部才能正身直行、行之愈远。 云纪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