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12月06日 星期日
第06版:党建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12月06日 星期日
五华区:抓党建带群建


为青年搭建创新创业舞台

    本报记者 龙舟

    近年来,昆明市五华区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作用,采取以党建引领为龙头,带动群团组织建设夯实基础、健全机制、创新服务的“1+3”体系,探索“3353”工作模式,构建起党建带群建促社会治理的全新格局。

    夯实共建基础

    五华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龙头,把群团组织“政治铸魂”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大在新阶层、新领域跟进建设群团基层组织力度,把广大青年、工人、妇联等群体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组织动员群众走在时代前列,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建功立业;以群众为中心谋划和组织群团活动,通过建立分级关注、周月季访、五星服务等机制,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同群众进行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的零距离接触和服务。

    通过织一张严密组织“网”、建一个志愿服务“圈”、搭一批党群服务“台”等措施,夯实共建基础。目前,五华区共有工会组织13264个,共青团组织760个,妇联组织192个,在各街道和物业管理行业、楼宇、商圈等新兴领域建立了一批区域化的妇建、工建、团建组织机构,构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工作网络体系;以辖区5865名低保残障人员、251名特困人员、14.2万余名老年人为重点服务对象,探索实行“五华金豆”服务激励机制,组织广大青年、妇女、工人等群众开展志愿服务,积极构建多元共治“服务圈”;并在街道、社区、行业领域、商圈楼宇、街区市场、居民小区等规范化建设党群服务中心54个,结合实际将“青年之家”、“儿童之家”、“职工驿站”、残疾人“日间照料站”、盲文图书馆、“居家服务超市”等功能模块植入党群服务中心。

    凝聚服务合力

    以“一统六联”机制等“五机制”为保障,打造“党群互动”新格局。五华区先后实施党委统筹下的组织联建、工作联动、队伍联合、服务联办、保障联享、责任联查工作机制,以保障体制的“基础改革”决定党群联建的“上层改革”;建立党建带群建工作领导小组,将群建工作成效纳入党建考核;成立区域群团共建组织,有效整合区域内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党群资源,以建立“资源清单”机制实现共享;大力推动党群交叉任职、多边进入,符合条件的党组织负责人兼任工会主席,其他班子成员兼任共青团、妇联组织负责人;以城市基层党员群众为主题,联合开展各类群众性活动,通过党群组织“手拉手”,促进服务群众工作“实打实”。在金鼎科技产业园非公企业联合工会,五华区总工会通过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设联合工会办公窗口,有效整合各非公企业工建资源在党建共建活动中共享;黑林铺街道眠山社区针对辖区6个小区的物业负责人均为女性的情况,成立小区物管联合妇联,与妇女职工、妇女业主联合活动的方式,推进居民小区矛盾化解、小区善治。

    通过价值理念创新、服务定位创新、活动方法创新“三创新”为突破,将工会组织的服务阵地嵌入社会最基层。五华区总工会通过建立服务小区业主的物管行业工会、服务楼宇白领的金领驿站、服务建筑工人的普吉流动职工之家等,开通党群服务“直通车”;在圆通社区、观音寺社区等残障人士相对集中居住地,五华区残联建立的“残健融合、阳光家园”党群服务中心,以项目运作的模式长期实施残疾人定向服务项目;在黑林铺街道西城社区成立的社会创新组织服务与指导中心,为相同类型的居民自组织提供节点支持、资源分配和服务转换服务等。

    一系列创新举措正探索群团组织在基层治理服务工作中发挥枢纽功能、支持功能,实现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凸显群团组织自身社会职能,提升群团组织凝聚力、影响力、生命力。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