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沈浩 通讯员 李颖) 近年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古城镇古城村河东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发展“党支部+”模式,服务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发展“党支部+服务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发展早春烟、冬早蔬菜等产业;以“党支部+群众”提升人居环境;以“党支部+妇联”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古城村河东党支部有党员15名,党支部以党总支为引领,以“党支部+服务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建设以早春烟、蔬菜、烤烟育苗等产业为一体的党员实训基地和产业示范基地。今年,由村农业综合开发服务部出资7万元,整合村里80亩土地,党员张勤富带头,种植早春烟40亩,甜脆玉米和蔬菜40亩。带动周边农户20余户发展产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实现务工收入17万余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创收8万余元。由陈荣、徐成慧、张德春、刀永俊等党员示范带动周边60户农户发展种植蚕桑产业250亩,实现户均创收1万元以上。 河东党支部结合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以党支部组织生活、主题党日为契机,深入开展村组环境卫生整治、清河行动,带动村民加强环境整治力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同时,河东党支部还发挥党建带妇建、党建带群建的作用,先后开展“火塘夜校”6次,开展法律法规进乡村、蚕桑种养殖技术培训、生猪养殖和防疫技术培训等800人次。组织广大妇女同胞跳广场舞,三弦、芦笙歌等传统民族文化等乡村文化,丰富乡村文化娱乐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