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第08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真帮实扶 情满彝乡
——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帮扶宁蒗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和茜   通讯员 张智勇

    4年来,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帮扶济困与助推发展并举,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实施了“3215”帮扶工程,为宁蒗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凉山地区最美彝乡注入了强大动力。

    平坦干净的水泥路穿村而过,彝家风貌的宁利大成易地搬迁安置点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牦牛坪片区抗旱引调水工程引来了汩汩清泉,一个个产业扶贫项目散落分布在村里……穿行在小凉山深处,处处可见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帮扶宁蒗彝族自治县所展现出的新变化、新气象、新成效。

    俗称“小凉山”的宁蒗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是丽江市脱贫任务最重的深度贫困县,是丽江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挂牌督战县和云南省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有贫困村82个,其中深度贫困村61个,贫困人口18833户81724人,脱贫难、责任大、任务重。

    2016年,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挂联帮扶宁蒗县脱贫攻坚。4年来,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挂联帮扶宁蒗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坚持帮扶济困与助推发展并举,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实施了“3215”帮扶工程,即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专项投入3亿元左右,重点实施了20个帮扶项目,全力打造了1个产值过亿元的产业,5万多贫困群众受益。截至目前,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共投入32827.23万元资金,以“专项资金+X项目”的方式,精准实施了一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易地搬迁、产业发展、水源工程等帮扶项目,为宁蒗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建设凉山地区最美彝乡注入了强大动力。

    夯实基础  村民生活大变样

    搬出穷山沟,过上甜日子一直是红桥镇大梨树村农场村民小组杨工作的梦想。宁蒗县打响脱贫攻坚战后,他的梦想实现了。2018年底,他们一家人搬到了宁利大成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杨工作回忆,曾经一家4口独门独户住在山沟里,那里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生活极不方便,一直都想搬家,可苦于没有资金,只能作罢。2014年,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随后便搬到了宁利大成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以前的房子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现在的房子住着既舒心又放心,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杨工作喜滋滋地说,更让他想不到的是,村里还给他安排了生态护林员的工作,儿子去年毕业找到了工作,家里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居住在宁利大成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60户贫困群众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多亏了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倾情帮扶。”宁利大成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长杨你古接过话茬感激地说。

    为破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难题,宁蒗县严格聚焦“六类区域”,按照“应搬尽搬、真搬实搬”的原则,全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挂联帮扶宁蒗县的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用真情全力支持帮扶贫困群众搬出大山。

    宁蒗县规划建设宁利大成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投入专项资金1250万元帮助建设安置点。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县级验收工作及审计工作;同时,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投入100万元支持建设了新营盘乡新营盘村下村易地搬迁33户分散安置建设项目,目前33户安置户已全部入住;此外,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还投入900万元烟草专项资金建设宁蒗县城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项目(一期),目前该项目第7、第8栋楼已完工,搬迁户40户200人已全部入住。

    “我从来没想到水泥路能修到我家门口。”说这话时,宁利村石笋沟村民小组贫困户徐志春有些激动,因她和丈夫都身患重病,能修条通到家门口的水泥路便成了她多年的期盼。

    2020年,宁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驻宁利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宁利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卢建忠在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并很快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2020年7月,这条长1999.4米、宽3米的水泥路就直接修到了徐志春的家门口。

    “扶贫必须解决群众所期所盼的民生问题,我们交上的工作答卷需要宁利的人民来评分。”卢建忠说。

    近年来,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积极与宁蒗县对接,着力帮扶宁蒗县通村联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针对宁蒗县交通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这一现状,按照进村畅通、升级产业路的规划,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建设了红桥镇西飘落村道路硬化项目;投入专项资金400万元修建了拉巴河村桥梁项目;申请烟草援建资金790万元开展了新营盘乡毛菇坪村道路改扩建项目,改善当地农户生产生活出行条件,真正架起了一条条直通贫困户、直达村民心底的“连心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投入烟草帮扶资金669万元,对8个乡(镇)的669户贫困户开展了“直过民族”提升人居环境项目,全力改善“直过民族”贫困群众的人居环境。

    为丰富贫困群众的文化生活,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还投入专项资金2410万元,建设了宁蒗县民族文化博物馆及群众文化艺术馆项目;同时,投入烟草专项资金630万元,修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9个,推进文化扶贫,着力做好文化为民、惠民、乐民、育民、富民五篇文章。

    补齐短板  打通就医最末梢

    近日,宁利乡卫生院里挤满了前来看病的患者,卫生院院长沈新发一边询问村民的病情,一边给村民测量血压和体温。

    “原来卫生院医疗条件差,环境不好,伤风感冒这样的小病都是拖着,现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能看病,太方便了。”陪公公来看病的宁利村伙头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曹晓兰感激地说道。

    “烟草公司到我们乡捐资援建了村卫生院,改变我们乡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现在我们乡卫生院门诊室、接种室、妇保室、药房、观察室、输液室一应俱全,分工明确,药品的种类也增加了,看病的医生也增加到了29名,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新修的卫生院医疗器材配备齐全,能解决全村慢病、一般疾病、特殊人群简单病的诊治。”沈新发向记者介绍,曹晓兰的公公今年79岁,患有“三高”,为了动态观察他的病情,医生每个月都会去他家里给他测量血压、询问病情和进行心理疏导。

    针对像曹晓兰公公这样年纪大、患有慢性病的贫困户患者,宁利乡实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专人定时定点进行病情监测和服务,实行一季度一次随访,家庭医生签约9743人。针对大病、重病实行不定期随访,针对随访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分类台账,便于后期医疗服务。

    宁利乡卫生院总投资590.37万元,其中413万元是由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捐助的。卫生院2018年12月底竣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319平方米。卫生院按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功能,建有就诊室、公共卫生室、药房、档案室等多个功能室。

    据沈新发回忆,过去,村民们无论大病小病都要跑到县医院才能治疗,“看病难、看病远”一直是村民们的一块“心病”。如今,乡卫生室的建成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宁利乡的医疗公共服务,打通了群众就医的最后一公里,既方便了村民们在家门口看病就医,又实现了村民小病不出村的愿望,也降低了因病致贫、返贫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捐资建设宁利乡卫生院只是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近年来不断补齐医疗保障短板,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全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基层医疗服务环境的一个缩影。

    为改善宁蒗县的医疗卫生条件,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投入烟草帮扶资金400万元,援建了9个村卫生室,分别投入专项资金2960万元和1622.95万元,援建了宁蒗县中医医院住院楼和医养中心医技楼,目前均已建成投入使用。

    助学扶智  教育扶贫拔穷根

    今年7月,宁蒗县民族中学的本玛(化名)被复旦大学录取,继续到重点大学圆求学梦。用宁蒗县民族中学副校长侯文光的话说,与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相遇改变了本玛的人生轨迹。

    去年的春天,忧虑与悲伤都写在了本玛的脸上。她成绩优异,可是家庭的经济状况使得这位优秀学生担心考上大学后家里拿不出学费和生活费。“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出去读书处处都需要钱,越到发达地区求学,花销越大。”钱成了本玛求学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得知了本玛的情况后,决定每年提供2000元的助学补助。在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帮助下,本玛打消了心中的顾虑,以650分的高分考入了复旦大学。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本玛只是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近年来资助的上万名学子之一。

    “关注下一代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命运,解决致贫返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这是云南烟草人在帮扶宁蒗县脱贫中的共识。

    经过扶贫实践后,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整合资源,实施了人才培养项目,在宁蒗县民族中学创建“海安班”教育资金,投入帮扶专项资金200万元,每月向学习成绩优秀、家庭相对贫困的学生发放500元的生活补助金,积极支持丽江市“人才培养工程”。三年来,“海安班”学生中接受专项资金帮扶人数年平均比率达96.1%。

    2020年,“海安班”44人参加高考,有29人分数超过600分,全班平均分达616.6分,一本上线率达98%。

    同时,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还投入烟草帮扶资金800万元,以捐资助学,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对全县贫困学生进行教育捐赠,着力推进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截至目前,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已累计援助607户贫困户的子女。

    初冬时节,大兴镇小凉山学校大成苑教学楼内书声琅琅,处处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2017年,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针对宁蒗县经济基础薄弱,教育资金缺口严重的问题,积极“输血”支持当地基础教育建设,投入资金2430万元实施了小凉山学校大成苑建设项目,在学校建起了一幢集多功能教室、阶梯教室、史地教室、美术教室和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的教学楼,从源头“拔穷根”。项目落成后,解决了宁蒗县城中小学大班级多、进城务工子女就学不便、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难等突出问题。

    “以前从家里到学校有25公里,现在家和学校直线距离只有50米,儿子上学方便多了。”刚送完孩子上学的杨日各高兴地说。

    杨日各曾是西川乡沙力村竹林村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搬到了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进城1期安置点的小康家园,小区旁就是小凉山学校,从此,孩子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读书了。

    “背着洋芋翻越大山去读书曾是宁蒗贫困学子求学的真实写照,这些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等企业的帮扶,建成了软硬件设施齐全,民族化、园林化、现代化、标准化的小凉山学校,让‘背着洋芋翻越大山去读书’成为了历史,山里娃求学不再难。”小凉山学校校长卢英常告诉记者,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服务保障工作,努力提升教育水平,为山区孩子的成长成才争取更多的发展平台。

    产业带动  铺就多彩脱贫路

    “以前我家这6亩多地栽完玉米后就闲着了,丽江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宁蒗县分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来了后,教我改种烤烟,今年我家交售烤烟收入3万多元。”宁利乡贫困户阿姐甘嫲讲述着改种烤烟后家里的变化。

    要想脱贫致富,还得产业来带动。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挂联帮扶宁蒗县以来,将烤烟种植作为宁蒗县脱贫致富的助推器,在全国烟叶生产计划普遍减少的形势下,从2016年起,对宁蒗县实行烤烟产业政策倾斜,实施了“1+2”的烤烟生产指标,宁蒗县烟叶收购量从2016年的5.805万担增加到2020年的8.3万担,增幅42.98%。2016年至2019年,全县烟农累计收入41322.0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种烟累计收入12297.58万元,累计实现烟叶税收8692.91万元,烟叶增值税9919.3万元,共实现税金18612.21万元。

    此外,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还积极转换思路,从看重“规模效益”向注重“品质效益”转化。一方面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技术培训,面对面现场指导,手把手传授技术;另一方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烟叶收购站,管好烟叶水源工程,2016年至2018年3年间,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配套投入烟叶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资金6079.2万元,完善烟叶生产配套基础设施;2020年投入250万元用于烟区烤房建设项目,建成后划归村集体经济,让广大贫困群众从中受益,为烟叶发展夯实基础,稳定烟叶增质、烟农增收的积极态势。

    “种了一片坡,收获一小筐。”烂泥箐乡牦牛坪村村民加巴阿生回忆起以前种植土豆的场景时不禁感慨,“这一切在烟草公司给我们修了抗旱引调水工程后就发生了改变,今年我种了20亩土豆,预计年收入5万多元,再加上养殖的60头绵羊,年收入可以到15万元。”

    牦牛坪村平均海拔3300米,受高原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空气冷凉干燥,全年干旱少雨,缺水严重,土壤无法积蓄水分和营养,出产一直不好。

    为了破解牦牛坪村发展产业缺水的难题,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投入帮扶专项资金1250万元修建了牦牛坪片区抗旱引调水工程。项目从距离24公里外的河流取水,经过高差400多米的泵站进入扬水管,再进入总长度为35公里的供水主管,最后输送到牦牛坪坝子的各家各户中。项目落地后,不仅为牦牛坪村发展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还解决了牦牛片区4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1284户4604人和4.2万多头牲畜的人畜饮水问题。

    为帮扶宁蒗县产业扶贫持续推进,5年来,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配合宁蒗县产业扶贫推进需要,持续不断帮扶全县完善产业配套设施,投入250万元烟草帮扶资金建设西川花椒基地供水项目,推进花椒产业发展壮大;投入专项资金381.2万元,建设产业帮扶蔬菜大棚项目,目前大棚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投入烟草援建资金7698.03万元,与当地政府一起建设大屋基水库建设项目,目前,水库的大坝基础已经开挖,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此外,为了让贫困群众家家都有致富的产业,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还主动当起产业推销员。

    “这一桶鱼卖完能有1000来块,谢谢你!卢书记,多亏有你的帮忙,我才能赚这么多。”宁利村村民李廷友见到卢建忠时笑容满面地说。

    宁利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64户528人,特困户43户47人。卢建忠和扶贫队员走访调查后发现,宁利村虽然只距离县城25公里,但村民思想观念保守,对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并不高。

    在多次走访调查后,卢建忠结合宁利村的实际,决定推广发展稻田养鱼,随后他通过村广播定时播放、微信群线上交流、到贫困户家中聊天谈心等方式,向村民解读最新的扶贫政策,引导村民发展稻田养鱼。

    “为了推广稻田鱼,卢书记和扶贫工作队的人天天往我家跑,有时一天都好几趟,做了很多工作。”李廷友感激地说道。

    在卢建忠和扶贫工作队员的努力下,最终,全村69户群众参与到了稻田养鱼产业中,目前共养殖217亩,年产值达80余万元。截至2020年11月,宁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