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千山 在我国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殊时刻,一本全景式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布朗山乡波澜壮阔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的影像志大型图文本《从“直过”到“跨越”——布朗山乡七十年影像志》(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云南省敬老爱民促进会、云南画报社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版,以下称《布朗山》)正式出版发行。 这是一部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而独特的献礼之作。它以精彩的现实图景集中展现了党和国家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坚持70年不断扶持边疆少数民族发展进步的光辉历程和典型事例,用600余幅精美图片见证云南西双版纳布朗山乡“一步越千年”的光辉历程。 该书是第一部全景式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布朗山乡波澜壮阔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的大型图文影像志,全书以时间为中心记述史事,以年月日串起重大事件,以图像和文字相融合的语言,研究、梳理、展示了布朗山70年来的变迁与发展脉络,书的写作以政治建设为引领,以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成就为支撑,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全面阐释和展现了布朗山人民70年来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从极度贫困落后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一步越千年”的跳跃式历程。 在美丽的云岭大地上,纵贯云岭南北的怒江、澜沧江两岸,生活着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布朗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等9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从原始社会末期向社会主义社会直接过渡的少数民族,他们分布在云南13个州市58个县,这9个民族被称为“直过民族”。伴随着新中国发展的步伐,“直过民族”也紧跟着时代步伐。这其中,聚居于布朗山乡的布朗族颇具代表性,短短70年就实现了从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再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真正完成了从“直过”到“跨越”的“蝶变”。这一历史进程,是恢弘而震撼人心的,是世界上民族发展、进步中的壮举,也是新中国民族地方发展进步的典型代表,成为新中国民族政策成功实行的鲜活范例。正如有学者评价的那样:“从极度贫困到全面小康,直过民族70年对千年的跨越向世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重大意义”。 美丽神奇的布朗山,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内,自古以来,山上就居住着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如今,这里成为我国唯一的布朗族民族乡。回顾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布朗山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家族公有、村社共有等原始社会土地所有制类型,布朗山群众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中,他们住“茅草房”“杈杈房”,处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状态中,生产力落后,生产资料匮乏,伴之而来就是封闭、贫穷与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布朗山的发展,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制定和实施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政策,推动布朗山群众迅速改变上千年来刀耕火种、食不果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况,走上互助合作、温饱有余的新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布朗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大力扶持茶叶、生态林业等特色产业发展……短短半个多世纪,从1950-201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持续扶持下,布朗山实现了从原始农村公社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从封闭落后到改革开放,从改革开放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跨越”,布朗山人民从“站起来”走到“富起来”再走到“强起来”,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布朗山着力实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使布朗山人民从伴随了1000多年的贫穷落后中彻底走出,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迈向小康社会,今天的布朗山已是家家自盖楼房新居,茶香满山,群众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布朗山的变化可谓地覆天翻,举世瞩目!布朗山乡的“化茧成蝶”,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我国边疆民族地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珍贵的“国家记忆”—— 《布朗山》分三个部分诠释布朗山乡70年跨越发展的光辉历程。第一部分“直接过渡换了人间——布朗山人民站起来(1949—1978年)”,反映的是布朗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直接过渡当家作主“站起来”的历史过程:从党的人民武装进驻布朗山开始,人民武装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和生产队,而民族工作队的到来,更进一步打开了扶贫进步的道路,布朗山人开始走出原始社会,拥抱现代文明;第二部分“改革开放·扶贫攻坚——布朗山人民富起来(1978-2012年)”,反映了布朗山改革开放、扶贫开发、产业开发、社会事业整体发展“富起来”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上山来,党的基层组织完善并发挥积极作用,民族教育从零起步,迅速发展,医药、贸易、水利、电力、边防……布朗山与布朗山人一起在时光中跨越;第三部分“携手走进新时代——布朗山乡强起来(2012—2019年)”,反映了布朗山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教卫生事业迅猛发展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强起来”的历史过程,体现了布朗山人民自信心、自豪感、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高,红色文化基因不断增强的历史性飞越。 《布朗山》全书图文并茂、生动鲜活,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成就为支撑,刊登了大量尚未公开发行的历史图片,展现了大量精彩的现实图景和精彩瞬间,体系完整,史料价值丰赡,文化内涵深厚,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地阐释和反映着布朗山“直过民族”波澜壮阔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的“跨越”进程,图文带领读者穿越70年岁月,见证发展传奇,读来令人震撼,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历史性、艺术性、可读性和文化研究价值。 《布朗山》的出版,也有益于民族社会在变迁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培养民族文化的理性与客观态度,激发民族文化的自觉发展,使文化变迁真正成为民族社会与现代文化和社会有机结合的推动力。布朗山以短短70年即完成社会形态和生产力的千年跨越,也是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重大战略思想的现实印证。据了解,截至目前,反映“两山”(布朗山、基诺山)新中国以来社会历史变迁的书籍鲜有出版,尤其是反映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跨越”发展的图书至今未见,这部以“影像志”方式展现我国直过民族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发展变迁的大型图文本,在民族政治历史、文化史、出版史上都具有独特性和开创性。 《布朗山》是在省关工委牵头组织下,由多位在多个“直过民族”地区长期工作,并参与领导“直过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任主编、副主编和编委,邀请长期研究直过民族的专家学者担纲创作,组织云南省内外相关民族工作机构、档案局、扶贫办、相关摄影家协会和摄影师等参与资料征集投稿,云南画报社组织专业摄影团队多次深入布朗山进行系统性采访拍摄创作,云南省社科院、云南省档案局、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云南画报社、云南图片库、各相关州市摄影家协会提供了素材支持,本着对得起时代、经得住历史检验的使命担当,图书经反复修改打磨,通过将近两年的努力,终于正式出版发行。图书出版后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在互联网阅读平台全网推介发行,并将把其中一些精彩内容以碎片化方式改编为短视频、微信等方式扩大影响力。应该说,群策群力,共同推动,让《布朗山》成为抒写边疆民族团结进步精彩华章的新的经典。 《布朗山》是一部“跨越”式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的好教材,它以史育人,以文化人,让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党的力量、国家的力量、制度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它必定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珍贵的“人民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