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个旧市贾沙乡他白村委会的普桂兰,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普桂兰家以种地为生,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却赚不了多少钱。虽然夫妇俩也曾想过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但苦于缺乏技术,只得作罢。 现在,普桂兰再也不用烦恼了,爱人李有福通过技能培训,找到了工作,每年为家里增收2.4万多元。随着收入的增加,全家告别低矮阴暗的土坯房,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砖混房。“党和国家政策好,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普桂兰说。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贾沙乡根据贫困户症结所在,开出的一份份“脱贫处方”。为了帮助普桂兰这样缺技术的贫困户,贾沙乡围绕培训一人、就业一人、持续增收的目标,加强政府引导,精准对接劳务需求,广泛发布招聘信息。2019年至2020年间,全乡转移农村劳动力6911人,贫困劳动力就业1242人,实现了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 种植养殖业是贾沙乡的基础产业。贾沙乡大力推进产业扶贫项目,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在明白人、领头雁的带领下,许多残疾户、贫困户、低保户走上了规模化养猪的致富路。 2018年,贾沙乡交出了一份优异的“脱贫成绩单”,全乡实现脱贫出列;2019年,贾沙乡11个村891户3443人全部脱贫出列;2020年,贾沙乡荣获红河州2020年脱贫攻坚奖扶贫先进集体。 本报记者 李树芬 通讯员 马文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