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管毓树) 芒市拧紧社区治理和管理“一股绳”,把基层党组织联合起来、把驻区单位动员起来、把基层党员凝聚起来、把社区群众发动起来,构建起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织密织牢境外疫情输入防控网,形成全体动员、点线结合、多级联动的疫情防控工作体系,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您好,我是网格员小苏,请问您家中最近有没有外来人员?”冬日的晚上,南蚌社区党支部书记苏红霞和往常一样,开始了自己一天中的“第二次上班”,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这样的“第二次上班”已经持续了200多个日夜。每日的例行网格排查已经成为苏红霞每天的规定动作,最近,她的工作又多了一个内容,就是排查境外人员。 芒市按照“一小区一网格、一小区多网格”的原则,对社区网格进行再细化、再分解,将全市16个社区划分为16个一级网格、129个二级网格和776个三级网格,增设三级网格长800余名,将过去的平均300余户一网格优化为50余户一网格。实行“五户联保、十户联防”工作机制,进一步缩短网格管理半径,形成了“市—街道—社区—小区—网格员—片长”的六级网格管理响应机制。通过进一步明确各级网格职责,落实外来人员日排查日报告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有效畅通了防控的“末梢神经”,确保排查“不漏一人、不留死角”。 150多个单位党组织4000余名在职党员积极响应,迅速下沉社区参与网格排查、小区值守、服务代办等工作,主动承担起自己所住小区网格长的职责,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开展网格走访排查,织就了疫情防控的天罗地网。 在西南里社区,党员带头执行“户户敲门”行动,与社区工作者一道24小时不间断进行摸排。营水社区党支部成立“热心帮”志愿服务队,形成“居民点单、党组织收单、党员办单”的红色服务机制。东北里社区重新修订完善《居民公约》,“把公共场合佩戴口罩、进出小区扫码等防疫内容写进了新的《居民公约》,不遵守防疫规定的人将给予增加公共劳动次数和小区管理费增加的惩罚。”小区党支部书记樊在奇说。“把相邻的10户居民编成一个小组,形成一个小网格,形成了‘人人参与、户户堡垒’的疫情防控新体系。”建国社区书记徐进云则说。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整合驻区单位、社区民警、物业、楼栋长、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有效推动了芒市社区疫情防控和基层治理的常态化、长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