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1年01月31日 星期日
第03版:要闻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1年01月31日 星期日
共舞长江经济带 绘就云岭新画卷
曲靖:绿色转型绿色发展

    初冬时节,记者一路南行,来到陆良县西桥老工业片区。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曾经这个老工业区的标志如今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坪。

    近年来,曲靖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集中力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罗平锌电环境污染隐患整改经验成为正面典型,国家、省累计移交曲靖市16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曲靖以最坚决的态度抓实问题整改,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卓有成效,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旧动能退出舞台新动能精彩亮相

    陆良县西桥老工业片区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上世纪90年代入驻企业达到顶峰,最多的时候有大小企业数十家,占地4.6平方公里,集中了化工、建材、冶炼、造纸等行业,当时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但由于该片区工业企业起步早、装备差、工艺落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改造升级慢等原因,也留下了巨大的环境风险隐患。一段时期危险废物违规堆存30余万吨,一般工业固废超过200万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严重,“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被列为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防控区。

    “为全面、彻底、快速消除这个片区环境污染风险隐患,我们自2012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控增量,减少存量,控制污染,消除隐患。”曲靖市生态环境局陆良分局局长李华贵说道。关停企业不易,遗留污染处置更难。面对企业关停留下的残渣废液废水,陆良县通过一系列举措,保证了遗留污染物处置的环境安全。

    这是曲靖市产业脱胎换骨的案例之一。

    近年来,曲靖围绕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入“长江经济带国家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为牵引,把产业升级作为转型核心,把工业园区特色化改造作为转型主要平台,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资源加工、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液态金属、军民融合现代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高原体育六大重点产业发展,促进形成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绿色化,园区建设生态化的发展格局。

    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生态经济同步发展

    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区域合作制度是推动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步骤。

    曲靖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严格“三线一单”硬约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完善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机制,出台了《曲靖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曲靖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曲靖市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保护制度,从根本上预防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同时,曲靖市坚持标本兼治,持续推动点上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行政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变,不断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我们把水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的战略位置,积极推动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形成了共抓共管共保护的强大合力。”曲靖市发改委主任段宏波介绍。

    曲靖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完成90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牛栏江、南盘江等重点流域治理效果显著,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达88.9%。“三大保卫战”和“7个标志性战役”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6%以上,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的43.3%提高到50.1%。接连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殊荣。

    山水人城融合发展聚力提升城市品质

    漫步在曲靖中心城区街头,放眼望去,公园草木葱茏、绿意盎然,街道靓丽整洁、人车秩序井然,城市美、生态美、环境美。曲靖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臭水沟变成了水清岸绿的景观河,出了门就是公园,走在街上也有看不完的街景,我们的城市乡村生态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这是曲靖市群众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对优美生态环境最有力的肯定。

    2019年,曲靖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地级城市中排名第87位,比2018年上升20位,进入全国地级市前100强之列。为了进一步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曲靖市认真组织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系列活动,深入推进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通过生活方式的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

    卓有成效的举措,厚植了曲靖绿色底色,彰显了城市生态特色,夯实了生态经济发展根基。沿着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曲靖动能将更足。

    本报记者 张雯 蒋贵友 常旭辉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