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1年01月31日 星期日
第07版:幸福玉溪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1年01月31日 星期日
致富故事
“金豆豆”成长记

    时值隆冬,在玉溪市的大山深处,成片的豌豆长势喜人。在玉米、烤烟地里套种豌豆,这种由玉溪市科研人员历时5年试验探索出来的生产模式,让小豌豆成为了玉溪山区农民增收的“金豆豆”。

    “近年来,从元旦前到春节后,易门每年有近2000万公斤露天种植的豌豆上市。”易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罗斌介绍。

    华宁县是玉溪最大的豌豆种植地,2020年,山地豌豆种植面积5.49万亩,占当地蔬菜种植总面积的27.5%,并形成了盘溪等5大山地豌豆特色种植区。

    据玉溪市农科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华宁、易门两县种植面积合计超10万亩,豌豆种植成为两县农民种植规模最大、销量最多、农民参与面最广的重要蔬菜作物。

    往日山区鲜有人种植的豌豆,如今正在玉溪大山腹地广泛种植。山地豌豆产业的发展,正成为广大山区和半山区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助力。据统计,2020年,全市种植豌豆约30万亩,产值预计超10亿元。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进成研究员介绍:早在2007年,玉溪市农科院便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展山地豌豆品种的选育,经过多年筛选和优化,“云豌18号”品种逐渐定型。

    在杨进成牵头下,玉溪市农科院食用豆攻关团队开始在全市范围内选择高、中、低不同海拔的地块,开展豌豆种植技术的研究和试验。经多方争取,从2015年开始,农科院山地蔬菜高效栽培研究与示范被列入玉溪市农业冬季开发项目。此后又整合专项资金,继续开展相关的探索和试验。

    5年来,在华宁、易门、峨山、澄江选择不同的海拔点,百余名各级农科和农技人员组成攻关团队,从播期、密度、肥效到控病栽培、抗病种质材料鉴定等方面入手,进行了上百组的试验,终获成功。

    2019年,华宁县宁州街道红泥坡小组村民赵忠才一家种植了14亩豌豆,亩均产值4600余元,收入超过5万元。在示范带动下,当地豌豆种植面积得以逐渐扩大。如今红泥坡小组的27户农户,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了豌豆。仅豌豆收入就达200余万元,户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

    本报记者 党晓培  通讯员 汪启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