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窗明几净的房屋,优美宜居的庭院,平整开阔的广场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墙……走进麒麟区三宝街道长坡村委会滥泥箐村,眼前一幅清新美丽的新农村画卷。 近年来,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作为一项统领性民生工程来抓,按照“扫好地、种好树、管好水、建好房、改好厕”的工作思路,重点围绕“五线四片”开展综合整治,并建立长效机制,干群合力让三宝街道乡村环境换新颜。 “以前村里的路太烂了,一到下雨天,泥塘深的地方能淹没小腿,出门只敢穿拖鞋,卷起裤脚走路。现在的村子和以前相比,路好走了、粪堆没有了、房子也修好了,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蒋小怀说。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启动以来,长坡村委会滥泥箐村山乡发生巨变。据介绍,长坡村以“扫好地、种好树、管好水”为统领,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清理房前屋后“三堆”,全面消除人畜混居,全村公厕实现“旱改水”;开展植绿补绿行动,栽种各类大小苗10000余株,进村道路和村内道路两旁种花约25亩;开展美化亮化行动,利用村内闲置地块打造景观苗圃,安装照明路灯167盏;开展建筑风貌提升行动,大力推进村内房屋立面和风貌改造;开展基础设施完善行动,推进饮水工程建设,拆除“老旧空”危房87间,建设村内道路1条、入户道路1400余米,解决了村民饮水安全、住房安全和出行难等问题;开展宣传教育行动,引导群众树立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自觉投入到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来。 为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取得长久成效,村小组还重新修订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村规民约,把人居环境提升和移风易俗作为重点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完善网格化保洁、收费保障、考核激励、长效管护等机制,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 现在的滥泥箐村,环境问题得到清理根治,村民们积极扮靓房前屋后。“现在房子边建起了小花园,中间空地上我就种点菜,自己可以吃还绿化了环境。等明年我要种点中草药,让小花园更漂亮!”蒋小怀满脸喜悦地说。 本报记者 张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