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志瑶 王鑫 记者 蒋贵友) 历时半年时间,陆良县中药资源普查组深入7个乡镇44个样地,采取到植物标本740余份,药材标本140余份,种子标本40余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取得成效。 陆良县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草药资源丰富,中医发展较好,水平较高。但境内到底分布着多少种药用植物,长成什么样子,有哪些功效等,还缺乏准确的数据支撑。为了摸清县域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重点药材的蕴藏量、人工栽培品质和中药材市场、重点品质药用部位及种质资源的“家底”,陆良县决定在全县内开展中药资源普查。 普查工作组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专家和县卫健局、林业草原局、农业农村局、县中医医院等相关业务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2019年7月,开始准备制作,从2020年5月开始实施。每到一个样地,普查组都认真定位、拉样方、拍照、对样记录,再挖出整株植物,并及时作根茎保护处理。晚上回到办公室,加紧整理当天采集到的鲜株,通过压制、干燥,再整理、再缝制等精细步骤,制作成再现药材原貌的腊叶标本,力求做到植物特征齐全。 目前,陆良县已初步建立了中药材资源数据库和动态监测点,修订和完善普查技术规范和相关组织工作方案,为研究制定本地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发展规划,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