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1年03月22日 星期一
第05版:观点视点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1年03月22日 星期一
云岭论坛
网贷禁令还需配套措施辅助

    余明辉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正如《通知》指出的那样,部分不良小额贷款公司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和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进行诱导性营销,发放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贷款,引诱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引起恶劣的社会影响。在此背景下,出台“大学生网贷禁令”,杜绝小额贷款公司向大学生发放网贷,无疑可阻断这一伸向大学生群体的黑手,还校园应有清净,有关方面的积极作为值得肯定与期待。但从以往网贷公司对校园清净造成的冲击看,要想拔除网贷对校园的危害,仅有“大学生网贷禁令”还是不够的。

    就危害范围看,小额网贷早已超出了大学校园范畴。去年有消息报道,多年来在媒体曝光及银监、公安等部门的重拳打击下,非法网络贷款在大学校园的业务空间被大幅挤压,但摁下葫芦浮起瓢,目前不少互联网公司的网贷业务已经不断在高中、中专、高职等学校发展更低年龄段的新客户,甚至出现中学“一个班40个学生,20个网贷”的极端现象。这种网贷低龄化蔓延的趋势隐蔽程度高,家长和学校多不掌握,缺乏干预和引导,已对部分学生学习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诱发犯罪。显然,受到网贷侵扰的不仅是大学校园。

    不难发现,之所以大学校园网贷疯狂,除了没有明确的禁止规定外,更与这样几个关键因素密切相关:一是大学的引导不足,对于网贷等金融知识与风险教育存在不足甚至是空白的地带,许多大学生对此缺乏起码的思想防线;二是家长的关注不够,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大量陷入网贷泥潭,固然有虚荣心消费、盲目进入等原因,但说到底还是一个需求问题。很多家长对上大学孩子的花费或需求无力满足,或常采取漠视或粗暴拒绝态度,造成不少孩子背地里偷偷网贷的现象;三是相关主管部门打击力度不足。一些网贷公司向大学生发放网贷,并暴力催收等,不仅是见利忘义,更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教育、银监、公安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常常不及时、不到位。

    因此,禁令出台到制度落地,并不意味着直接的等号关系,还需更多的配套措施出台。要想扫清网贷对校园的危害,出台“大学生网贷禁令”只是迈出的可贵一步,接下来更需要相关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网贷公司合规经营的日常管理,坚定监控和打击非法网贷的方向,与时俱进切实补上校园网贷监督的空白与不足,比如结合实际出台全面的高中、中专、高职等“学生网贷禁令”,全覆盖并扎紧护航校园清净的制度篱笆。

    同时,作为被网贷破坏清净的学校及在校学生家长,要切实负起第一教育和引导职责,强化日常管理,对孩子可能的消费需求,尽量早了解、早引导、早纠正,并切实补上学生金融知识短板,树立正确消费观。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