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星期三,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照进小院,禄丰县恐龙山镇独瓦房村委会的村民普联会就拎着水桶、拿着抹布出门,加入集体劳动的队伍。 自恐龙山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来,普联会养成了每周三固定参与村集体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好习惯。村民们纷纷动手,为公共道路打扫垃圾“洗洗澡”,给公共墙面清清广告“擦擦脸”,在用汗水扮靓美丽乡村家园的同时,也通过协同劳动增进了邻里感情。 “现在每周三的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已经成为村民们的自发行为。”独瓦房村党总支书记熊加平说。去年以来,恐龙山镇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需要,组建新时代文明志愿者队伍,发动300多名志愿者在集镇村落开展周三志愿者活动,清垃圾、扫厕所、去广告、拔杂草……环境变美了、卫生干净了,村民们也纷纷转变了自身角色,从一开始的劳动观望者变成了劳动参与者。周三大扫除的习惯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好习惯”带动“大文明”。如今,有更多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摒弃了乱扔垃圾的陋习,自觉遵守村民公约,共同维护村庄环境卫生。“出门戴口罩,饭前洗洗手,夹菜用公筷”的卫生小细节也成为新的生活习惯,走入千家万户。 本报记者 吕瑾 通讯员 陈林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