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管毓树) 近年来,陇川县民族小学秉承“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把民族团结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促进民族团结工作与教育教学全面有机融合,先后获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省文明学校、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等100多项荣誉。 在陇川县民族小学,处处是浓厚的党建文化、民族文化氛围。学校将各民族节日活动纳入学校常规活动,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和民族特色兴趣活动课,将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动作编成少数民族韵律操,列入课间操内容;抵棍、打陀螺等5项少数民族文体项目列入校运会内容,既丰富了学生课外活动,又增进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友谊。跳“目瑙纵歌”“嘎秧舞”,包粽子、吃月饼……各类民族特色活动促进了各民族学生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学校要求党员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一节示范研讨课、辅导一个课外兴趣小组、结对一名青年教师,教师结队帮扶学生。特招入校、9岁就失亲的孤儿张麻果,2010年当选为全国第六次少代会代表,学校大队被评为云南省优秀少先队大队;来自高寒山区王子树乡的杨清山,成为陇川县考入清华大学的第一人;熊顺清是全国第二个阿昌族博士生……一批批民族学生从这里起步,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