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1年04月10日 星期六
第04版:要闻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1年04月10日 星期六
感受先辈风骨 汇聚前进力量

    4月9日,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走过来时的路’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黑龙潭革命烈士陵园、朱德旧居以及石龙坝发电厂。不少市民、单位职工三五成群结伴而来,自发聚集在先辈战斗过、生活过的地方,感受革命先辈的不屈风骨。

    “南天忠烈,万古流芳。”革命烈士王德三、吴澄、马登云、王复生、张舫的忠骨长眠于黑龙潭革命烈士陵园,这里还安葬着刘平楷的遗发。苍松翠柏间,昆明市盘龙区双龙中心学校的师生代表接受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户外党史教育课。该校校长林昆表示:“长眠的烈士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要让大家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进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传承英烈精神,树立远大志向,为祖国建设奉献自己的热情和力量。”

    1926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云南特别支部在昆明成立,吴澄当选为第一位党支部书记,这是云南第一个中共组织。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云南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多名中共党员被捕牺牲,王德三仍然坚持斗争。由于叛徒出卖,他不幸被捕,1930年12月31日,王德三与张经辰、李国柱、吴澄一起在昆明从容就义。

    盘龙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任征在介绍烈士生平事迹时表示,以六烈士为代表的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我们缅怀他们,就是要学习他们那种为了实现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中午时分,位于翠湖畔的昆明朱德旧居纪念馆再次响起“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的誓言。一百年前,朱德入住这里,取名“洁园”。它见证了朱德寻找真理,救国救民,走向共产主义起点的历史。1922年,朱德为探索革命新路,毅然抛弃高官厚禄离昆赴德。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将房宅交给云南省人民政府。2015年,云南省启动修缮工作,把朱德旧居建成发扬和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优良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朱德曾经是我们新中国第一任中央纪委书记。”昆明市五华区博物总馆副馆长文川霞介绍,在履职5年7个月的时间内,朱德主持创建中央纪委的办事机构,制定工作细则,选调优秀干部,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随着“红色云岭 德韵流芳”朱德廉政文化主题展的开展,今年2月24日,云南省纪委监委向昆明朱德旧居授牌,正式命名其为“云南省廉政教育基地”。

    在海口螳螂川上游,九子母山下青鱼村旁,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石龙坝发电厂,1912年5月建成发电至今109年,仍在发电。“水电站的建成,使得当时的昆明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平台,推动了造币、水厂、灌溉、五金加工等产业的发展。”石龙坝水电厂党支部书记樊永生说。1927年4月的一个夜晚,石龙坝发电厂几位身着工装的青年悄悄聚集在厂区的小楼上,他们身上机油的气息还未散尽,兴奋的脸庞泛着红光——石龙坝党支部成立!这是云南早期建立的15个基层党支部之一。从此,石龙坝有了党组织,红色基因也在石龙坝茁壮成长。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遗址。据介绍,今年以来,到朱德旧居纪念馆参观的人数累计达到3万人次,同比增加400%。自今年3月恢复开放以来,石龙坝发电厂博物馆已累计接待2000余人观展。朱德旧居纪念馆、石龙坝发电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做好服务,通过详实的讲解,让更多人了解先辈的不屈风骨,传承红色精神,汇聚前进力量。

    本报记者 龙舟 王琼梅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