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1年04月10日 星期六
第04版:要闻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1年04月10日 星期六
小康苑里的新生活

    走进小康苑的村史馆,一幅幅黑白老照片划过眼帘,斑驳的犁耙、煤油灯、打荞棒等实物记录着生活的变迁,鞭策着搬迁群众记住历史,摆脱贫困,创造未来。

    小康苑小区是大姚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位于县城最具商业开发价值的核心区域,搬迁户来自县内9个乡镇,90%以上是少数民族,有249户1178人。

    白光辉的老家是大姚县赵家店镇黑什里村,属于交通闭塞、产业发展滞后的贫困山区。彼时的白光辉没有固定经济来源,全家居住在漏水的土坯房里,热天苍蝇多到睡不着觉。走进白光辉现今小康苑的家,三室两厅一厨一卫一阳台,50寸的大彩电,冰柜里的羊腿、猪肉、各种水果蔬菜装得满满当当。

    “没有物管费,每月网络电视费和水电费还有补助,餐桌和床都是之前配齐的,基本就是拎包入住了。”白光辉说,“做梦都没想到能够在县城落户,多亏了党的政策好。”

    群众搬迁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小康苑21个单元全部设立了党员楼栋长,党员既是社区居民,也是先锋模范带头人,党建引领下的小康苑,治理效能显著提高。

    为了让脱贫户实现家门口务工,小康苑内设立了小把粉丝、刺绣、粮油超市、土特产超市、百货超市等扶贫车间。

    在小把粉丝扶贫车间内,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在捆扎大姚特产小把粉丝,按人均每天捆扎13公斤、每把5元计算,人均日工资65元;在相隔不远的彝绣扶贫车间,七八个绣娘围坐在一起正在合力完成一组彝绣长卷,依据分工不同,月工资2500元至4000元不等;小康苑居民李珍秀在小区里的一家便利店值守,每月工资1800元,空闲时还兼顾扶贫车间绕电圈的活计,每月收入1000多元。

    在党建引领的全力推动下,以李珍秀和白光辉为代表的困难群众秉持“一心跟党走”的决心,在小康苑里实现了小康生活。本报记者 秦明豫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