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
第05版:观点视点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
微看点

    帮老年人远离诈骗陷阱

    《人民日报》:日前,有媒体公布了多起老年人被骗案例,包括诱导老年人出售房产,设赌局掏空老年人钱袋子,送小礼物诱骗老年人购买“三无”保健品,等等。很多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犯罪,都属于电信诈骗,老年群体获得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对各种骗术了解不多,容易上当受骗。要加强联防联动,进一步推动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银行数据联动处置,以及失信用户数据共享。还有一项防诈举措不能忽视,就是为老年人提供“情感后盾”。走入人生的暮年,对孤独的害怕、对陪伴的向往、对健康的渴望,成为老年群体的主要期盼,也容易成为诈骗团伙牟取非法利益的突破点。家人的关心帮助,可以有效帮老年人形成预防诈骗免疫力,提升老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避免用户被“大数据杀熟”

    《经济日报》:移动互联网时代,比用户更“了解”自己的很可能不是本人,而是自己的手机。然而随之产生的问题也不少,比如大数据杀熟。在很多应用场景下,用户为了“图省事”或出于对平台的信任,往往会接受默认的个人信息收集选项,但这并不能成为平台对用户“杀熟”的借口。平台正当、合理、必要地收集和使用数据,通常能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然而算法权力一旦被滥用,平台基于带有“歧视性”的算法来匹配产品或是调整价格,便会构成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害,用户也会沦为被大数据掌控的“透明人”“工具人”。治理大数据杀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这就需要平台在算法推荐逻辑的设计中,着重考虑用户体验、用户权益等因素,提升手机应用的透明度。

    本报记者 易晖 整理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