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本报记者 李春林 吴沛钊 文/图 临沧市临翔区持续深化“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区域性中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党建为引领,突出“标准化治理、人性化服务”治理要求,构建网格化治理体系,打造智慧社区,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通过深化治理改革,临翔区将原先的440个居民小组划分为15个社区,建立起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运用互联网技术搭建起城市社区智慧治理平台,为网格添加“智能”。在党建引领下,临翔区已经形成了各有偏重、各成特色的社会基层治理模式,基层党建正为城市发展增添新动能。 锦凤社区:“支部+公司”联创联建 锦凤社区是2019年8月成立的“年轻社区”,也是各级部门参观学习的“明星社区”。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宽敞的两层大厅集合了书报阅读、儿童娱乐、茶饮休闲、会议活动等多个区域,大厅正中一块巨型屏幕显示着社区内4个小区的人员构成情况,大厅外居家养老中心、社区亲子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食堂等便民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为更好满足3531户居民衣食住行娱教医养各类需求,锦凤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了锦凤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整合周边商家,构建出辐射辖区内4个小区的“全时、全龄、全域”社区服务体系。 “超便利”社区一号店里,整齐摆放的各种生活用品及食品等的价格普遍与市场持平或略低。锦凤社区书记陈跃辉介绍:“我们通过提供场地交换服务,为老百姓创造真实惠。”在“超便利”,不仅销售商品,也提供服务,从家政服务到求职招聘,甚至配钥匙与擦鞋,都可以通过与“临翔慧民居”微信小程序相联通的3块互动式大屏幕实时交互。一条内容为“小孩的玩具买多了,有没有人交换?”的帖子,没过多久便有人回帖询问地点,一桩社区小交换在采购物资之余便轻松达成。 社区公司成立以来,依托现有2000平方米的办公服务综合体,开办了“超便利”便利店、“超好吃”社区餐厅、中餐茶餐厅等一系列创新商业主体。利用党组织领办经济实体的优势,与商家协商,降低各实体经营成本,从而降低社区居民生活成本。 去年12月,社区创办锦凤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目前已经有75位赋闲人员参与了茶艺、保育等4个类别的培训并取得证书,在街道党委和区委组织部协调下成为了社区工作者。在社区青少年保护中心联合临翔区检察院组建的“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关爱中心”,一件件精美的乐高积木作品吸引着孩子们争相前往;而在楼下的超凡足球俱乐部,面向全市足球爱好者的“冠军联赛”正激烈开展。 在锦凤社区,通过社区党组织创办实体,以微利模式反馈居民,形成了集互助信息集散、餐饮购物服务、就业教育休闲为一体的全能社区服务综合体,让每一位居民实打实受益。 玉龙社区:“支部+制度”和美和谐 玉龙社区是以保障性住房小区玉龙花园为主体的“大杂院”小区,7765户19415名居民中超过半数是公租房廉租房租赁者,流动性大,人员构成复杂。近年来,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社区基层治理作用,引领成立了居民协商议事会、青年议事会等12个各类组织多元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大党委”议事会议,变“各自为战”为“统筹联动”,共同商议解决社区居民关心的大小事。曾经保障性住房难管理的劣势,在新的协商制度下,通过多部门反馈上报机制,成了可以有效制约居民行为的优势。在“大党委”的协调下,玉龙社区推进自我管理服务,居民代表协商制定出了以爱国、文明、邻里、治安、家庭、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居民公约》等一系列社区公约,实现自我约束。 停车难曾经是这个杂院社区令人头疼的大难题,乱停乱放造成的消防通道阻塞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把交警请进来,联合开展道路两边管理,和物管合作挨家挨户取得居民认可,最终一套成熟的《玉龙花园小区停车管理办理办法》在协商共治中形成。按照规定,乱停车辆第一次被发现,车主需到社区写下保证书承认错误,第二次车辆将一个月不能驶入小区,第三次则永久禁入。制度执行以来,收到警告和禁入的车辆达上千余次,社区路面不再拥堵。 同样获得了居民一致好评的还有养犬问题。今年1月,玉龙社区曾因一只无人照看的金毛犬受保安驱逐而备受关注。最初,网友们对“暴力打狗”的声讨让社区压力倍增,可随着越来越多住户发声,了解到是犬主违反多条社区《文明养犬公约》后,网友们渐渐理解了玉龙社管理的不易。此后,社区居民对文明养犬的共识更明确,现在社区里再也见不到乱跑乱拉的狗了。 从停车到养犬,玉龙社区的“大党委”作用,让曾经很少踏足社区服务中心的居民也慢慢习惯“有事找社区”。通过把警务室请进来,两口子吵架不再影响邻里,通过与自来水公司紧密协作,为小区开通新的进水口,保障在停水期间也有4小时储备用水;将饮水站下放到社区中心,不懂电话送水的老人家也实现了轻松送水上门……在玉龙,“大党委”构建共建大家庭,打造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红三叶小区:“支部+文化”融合融通 建于2008年的临翔区红三叶小区占地面积仅6.5亩,住户也只有60户238人,小区居民多为临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职工,是典型的单位型城市住宅小区。过去,该小区由于没有物业公司和业委会,小区管理长期处于“真空”状态,垃圾遍地丢、杂物随处放、汽车随意停。2018年,临翔区将党支部建进了红三叶小区,党支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和造福居民作为小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共筑共享美丽家园”的工作思路,探索出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新路子,切实打通了城市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 针对小区无物业、事务无人管的问题,红三叶小区居民早已多次寻求物业公司入驻,但均因小区体量太小,物业管理成本过高,物业公司均不愿入驻。在党支部介入后,通过领导下搭建“小区自建、物业自办、管理自治”治理模式,实现居民自己事、自己议、自己管。选聘物业管理人员3人,牵头规划小区停车位46个,广泛发放《致小区居民的一封信》,建立了党组织主导下的小区居民、驻小区单位、物管人员等组织多元参与、权责明晰、多层次治理的多方联动机制,老旧小区无人管的“环境差、停车难、无人管理”难题得到有效破解。 为进一步提高小区居住舒适度,红三叶社区建设了“党建+服务”的贴心服务体系,结合社区、共驻共建单位党员志愿服务队,构建“小区党组织─楼栋长─党员─居民”四级管理体系,划分了3个党员责任区,以党员为骨干,以党内带动党外,组建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切实激活小区居民参与小区自我服务的“主人翁”作用。根据居民需求,制定《红三叶小区党群服务站服务项目》清单,小区居民可通过电话预约获得物业管理、纠纷调解、志愿服务、书籍借阅4类服务项目。此外,把小区党群服务站设在小区公共空间,在为党员群众提供方便、全面、就近活动交流平台的同时,也为小区居民提供了电费收缴、水费收缴、计生业务、社会养老保险收缴等上门服务,让小区居民办事不出小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最温馨的服务。 走进现在的红三叶,党群服务站、小区文化角、党建走廊等文化阵地代替了曾经的垃圾堆,小区楼道中张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取代了曾经的乱涂乱画,以“党建引领·点燃夕阳”为主题的老年人文体联谊活动也让这个不大的小区更富有人情味。通过“党建+”深入推进城市住宅小区党建示范点建设,脏乱的小区洁净了起来,陌生的邻居熟悉了起来,冷清的小区热闹了起来,真正打造出一个花开三叶的红色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