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剑锋 新华社记者近日约访某市一位区长,时间几经修改,原来是区长的一天几乎被各种不得不开的会议占满。最令他头痛的是,一些视频会议尽管直通到乡镇一级,效率看似大大提升,但各级干部为了所谓的落实会议精神,往往是省里开完,市里开会传达部署;市里开完,区县开会传达部署;区县开完,乡镇开会传达部署。 在基层,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多基层干部参加的很多会议,并不一定与自己本职工作有关系;基层干着的工作,也并不一定与群众有多大联系;但往往又是“硬指标”。要求主要领导,甚至“一把手”参加会议,不管与自己有没有关系都必须亲自参加;不“陪会”就会被批评,甚至被约谈。同样的内容反复多次开会传达,而且每次都是“一竿子到底”,基层干部要陪会三四次之多,哪有时间去田间地头、工厂社区解决实际问题? 很多时候,会议之所以搞得声势浩大,并不一定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只为给“落实”留痕,成了基层挥之不去的负担。只为迎合上级的如此“陪会”,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什么时候,与自己工作没有关系的会议不要求“陪”了;什么时候,不需要“一把手”亲自参加的会议由主管副职参加了;什么时候,同一个内容的会议只召开一次了;那就离务实不太远了。 好会风就是好作风。端正会风,贵在以上率下。上面的会议怎么开,省里的会议就怎么开;省里的会议怎么开,市里的会议就怎么开;市里的会议怎么开,区县的会议就怎么开。这些重要会议,很多时候完全可以合在一起开。 一步步端正会风,就要一点点挤出“陪会”中的水分,减少会议次数,真正为基层减轻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