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1年06月18日 星期五
第09版:聚焦红河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21年06月18日 星期五
蒙自市 小调唱出大变化

    雨过铺镇永宁村位于蒙自市长桥海北岸。在村子广场上,热情的彝家人舞着扇子,唱着小调:“永宁村,是宝地,发展快,有名气,跟党走,志不移,爱国家,爱集体……”

    永宁村属于彝族支系尼苏人聚居的村落,同时也是彝族传统花灯的发祥地,全村90%以上村民都是彝族。“每年火把节时,各村各寨各个民族的人都到我们这来过节,非常热闹。”村民李炳和说,这里邻里之间关系和睦,是远近闻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永宁村的美好画卷,是蒙自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缩影。

    蒙自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夯实政治、思想、文化、物质、社会、法治基础,在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8个方面力求形成示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市各族群众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并开枝散叶,结出累累硕果。

    “你看,我们村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宽阔的水泥道路通往各家各户,还有崭新的校园和广场……”在永宁村花灯传习馆内,馆长李梅和几位花灯传承人在练习花灯小调的间隙,滔滔不绝谈起村子的变化。

    歌以言志,曲由心生。生活的变化,也被她们写进了歌词里:

    “家园美、世界新,泛亚铁路村边过,高速公路通国门……”

    “彝家人,最勤奋,地流转,强经济;树村风,扬正气,抓发展,同受益……”

    一个个音符、一句句唱腔,不仅道出了永宁村彝家人的幸福快乐,更映衬出全市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共筑中国梦而努力的决心。本报通讯员 李易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