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1年06月18日 星期五
第06版:走过来时的路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21年06月18日 星期五
亲历者说
一件“红军衣”

    “每逢过年过节,母亲就会从枕头下拿出一个麻布包,解开一根根带子,取出一件粗粉蓝布的双长衫,高高兴兴穿上身,一年又一年,直至去世。”从母亲这个“习惯”说起,香格里拉市金江镇车轴村村民和敬向记者讲述了一个70多年前的故事。

    和敬的母亲名叫龚莲莲,红军长征过中甸那时,她家里无田无地,住的是一间矮小草房,屋外下大雨,屋内泥水满地。平日,她帮人打短工,丈夫做篾匠,过着饱一顿饿一顿的日子。1936年农历三月初五,红军先头部队过中甸县金江镇车轴坝,拿出一些新衣服送给群众,龚莲莲分到了一件粉蓝粗布褂子和一件粗粉蓝布双长衫。同时,红军还送了两斗多稻谷、五斗包谷给她们家。

    “吃过黄连苦,才知蜂蜜格外甜。水深火热遇恩人,恩人深恩永不忘。”第一次穿上新衣裳,对于龚莲莲来说,是一件不可忘怀的喜庆事。她说,恩人送来“红军衣”,怎么舍得把它常穿在身上。

    1949年龚莲莲送和敬参军,1955年和敬复员回家,龚莲莲的“红军褂子”虽然补丁加补丁,但仍穿着,可那件长衫还是舍不得穿。

    “红军的恩情不能忘,更重要的是革命传统不能忘。作为一名复员军人,本色不能忘。”和敬说,受母亲的影响,他把军服像母亲保存“红军衣”一样呵护起来。“如今,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新房、盖新被、穿新衣,以后的日子再幸福、再美好,都不能忘了红军走过的路。”

    本报记者 张帆 唐焱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