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雯 通讯员 仝品杰 贺萃泰斯) 自创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启动以来,马龙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求,高位推动创建工作落实,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年度各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务求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下发创建实施方案,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总揽创建工作,组建保障、工作运行专班,建立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形成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统一示范带头、各级各部门共同协同推进、狠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示范区创建工作得到高质高效推进。 组织召开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动员大会和创建工作业务培训会,讲清目标任务、广泛宣传发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到全民共同参与,携手共创建。同时,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与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党的理论创新宣讲有机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学习教育、宣传宣讲群众性交流活动。通过“结对子”“心连心”“一家亲”等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民族联谊活动,展现各族儿女的幸福生活和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提升了辖区各族群众对民族知识和创建活动的知晓率。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重大纪念日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以文艺会演、文化讲堂、知识竞赛、征文演讲、书画摄影、诗歌朗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展示各民族优秀文化。通过活动,让各族群众共建共享优秀文化资源,在交流中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增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组织区委理论宣讲组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流动入村宣讲,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让党的创新理论、政策飞入各民族的每个百姓家。 目前,该区已投入2860万元资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建设,共建成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39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12个,创建民族特色村寨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