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雯 通讯员 王吉聪 阮松萍 “今年烤烟又是个丰收年,烤烟作为大庄乡大多数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保障老百姓的钱袋子,供电部门想在前、干在前,提前开展通道清理,做好隐患整治工作,目前烤烟已进入烘烤中期,老百姓从未为烤烟用电发过愁。”马龙区大庄乡党委书记刘慧对电力保障工作连连点赞。 2021年,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投入资金3.2亿元,治理重过载台区61个,低电压台区117个,完成59404户低压问题空开专项治理。曲靖供电局成立共产党员突击队16支、共产党员服务队22支,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烤烟的电炉子,帮百姓鼓起了钱袋子。 “老百姓的用电小事就是我们电力人的大事。”“客户服务工作要主动出击才是上策。”按照提前做工作、服务好当地百姓的思路,麒麟、马龙等供电局在老百姓烤烟问题上动了不少脑筋。烤烟还没到采摘期,麒麟供电局东山供电所便启动了“党员突击队,为烤烟护航”专项行动,党员走进农户家中,测量电压、发放安全用电告知书、组建微信服务群,实时监测负荷变化情况,调整供电线路,培训指导备用发电机的使用,同时针对部分农户“点对点”的安装调压仪。 “低电压是个动态的过程,以防万一,我们临时储备了15台调压装置,每台30千伏安,目前都没有派上用场。”马龙供电局副总经理段宜介绍。 正午,马鸣乡羊街子村汪国才家一杆杆色泽均匀、片片金黄的烟叶已新鲜出炉。“只要电力有保障,我今年的烤烟卖个十四五万元没有问题。”汪国才露出了喜悦笑容。 可汪国才不知道的是,为了让处于台区末端的他们15户搬迁户烤烟不受影响,大庄供电所早就和移动公司协商断开基站用电,让电于他们。“这毕竟是一个临时办法,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协调周边用户,争取尽快解决他们的用电质量。”大庄供电所所长李贵荣说。 “太好了,真是给我送来了‘及时雨’!”沾益区炎方乡磨脚村委会赵常周电话里听到供电所要为他家解决电压低的问题,连忙放下采摘烟叶的活计就往家赶。 这几天赵常周总提心吊胆,原因是周边自建电烤房的人家越来越多,一到早晚煮饭用电时段电压就低。没想到一个电话打到供电所,供电所很快就来为他解决问题了。 新屯村委会烤烟大户钱清波更是喜上眉梢。门口一台250千伏安变压器当地供电局已免费安装到位,带电作业人员正忙着搭火,他租来的10座集中式纯电烤房眼看便可以投入使用。 炎方乡地处珠江源头,因地势较为平坦,地理和气候条件等适宜,是名副其实的烤烟种植大乡,全乡种植烤烟约26000亩,较去年增加了3000多亩。 “烤烟这个季节,我们‘珠江源党员突击队’‘珠江源党员服务队’成天都在围着烟农转,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出现在哪里。”炎方供电所党支部书记黄玉林说。 在农村很多地方,烤烟是一家人的经济命脉,电力正常,烤好了就是钱,电力出了问题,烤不好就只能卖到1元左右。因此,每到烤烟烘烤季节,很多供电所都会划定“党员责任区”,对一些事先没有掌握而建起的烤房进行重点“关照”。 “为老百姓办事就是要多跑,看到我们在他们就放心。”大庄供电所员工付余生除了运维好线路,每天都在各个村寨“转悠”,满脑子想着的便是如何服务好乡里乡亲。 50岁的付余生是土生土长的马鸣乡人,是一名共产党员。大庄供电所管辖大庄、马鸣2个乡镇,付余生在马鸣驻点服务,认领了7个村委会中的4个。他说:“党员就是要干在前、干在先,干的比别人差多不好意思!” “付师傅,你快过来,我正烤着烟,突然没电了,急死人了。”接到同村丁庭宽的紧急来电后,付余生立马开上车就赶,及时解决了丁庭宽家的用电问题。 “他们既是我的客户又是老乡,乡里乡亲的,遇到困难肯定要帮一把。”付余生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