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 俊 省委、省政府召开的红河现场办公会强调,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三个示范区”建设,立足红河实际、回应人民期盼,为红河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 蒙自作为滇南中心城市,红河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红河州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建设“三个示范区”是蒙自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和光荣使命。蒙自在地理区位、交通条件、经济基础、生态环境、历史人文等方面有显著优势,经过近年来的发展,蒙自经济总量跃居红河州第二,在滇南县级市中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二,城镇化率排名第一,中等收入群体占比高于省州平均水平,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设“三个示范区”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蒙自未来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小的短板和差距,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压力不小。从增速来看,若按照“十四五”时期GDP实现1000亿元的努力目标,年均增速需达到22%以上,远超目前预测的年均增速10%以上,高速发展的压力很大。横向比较来看,蒙自作为云南省滇中城市群规划的四个副中心之一,在经济发展、建成区面积、人口等方面差距都不小,且GDP不到曲靖市麒麟区、玉溪市红塔区的一半;与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相比,红河州经济总量位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首,但蒙自在各州府所在地中仅位居第8位。蒙自未来的发展“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起飞质变、跨越赶超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我们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对蒙自的工作要求,努力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奋力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努力在“三个示范区”建设上走在前列、示范引领 聚焦建设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目标,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围绕“两个百万百亿”乡村振兴产业园,以佳沃、鹏欣、温氏等一流企业为重点,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擦亮蒙自“中国石榴城”名片,提升蒙自过桥米线、高端肉牛、高端浆果等特色品牌效应;深化“市区融合”“三区联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支持光伏、风电、天然气、有色金属等产业发展,努力与全国全省共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昆玉红旅游文化带建设,擦亮“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过桥米线”旅游名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提升社会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聚焦建设沿边开放示范区目标,打造安全发展、循环互促的开放高地。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步伐,努力将蒙自打造成为滇南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全省对外开放示范先行区。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决扛起做好新时代强边固防的重大政治责任,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为开放发展构筑安全防线。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永恒的工作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年内争取创成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市,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为“三个示范区”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结合省州对蒙自的定位和工作要求,立足蒙自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我们提出了“1125”工作思路和2个“1”的努力目标,即围绕“国家门户·滇南中心”这一发展战略目标,以建设云南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为工作主线,聚焦建成省域副中心和滇南区域首位城市两大任务,抓实林果乡村、绿色新型加工基地、滇南枢纽中心、公园城市和文明蒙自五个载体,全力打造100万人口大市,力争实现1000亿元GDP努力目标。未来五年,蒙自市将围绕“1125”工作思路,锚定发展目标,找准工作载体,因地制宜、突出亮点,推动产、城、人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品牌、影响力,为“三个示范区”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在“十四五”时期努力跨越赶超。 引导干部知责尽责、苦干实干 面对外部复杂环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干部能力是否跟得上,关系事业成败、关乎发展全局。蒙自要在“三个示范区”建设上走在前列、示范引领,就必须着力锤炼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进一步培养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练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大心脏”“铁肩膀”。着力提升干部抓落实的能力,把工作落实成效作为检验自身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成效的“试金石”,持续打造“定一件抓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的“蒙自标识”,营造干事创业、狠抓落实、苦干实干的良好氛围,为“三个示范区”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的手中,更需要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甘当基石、愿为人梯,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攻坚克难、主动作为,责无旁贷地扛起光荣使命,努力在“三个示范区”建设上走在前列、示范引领,展现蒙自担当。 (作者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常委、蒙自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