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昭通:流动巡察工作室锻造巡察尖兵

奔盐津、赴绥江、投永善……自今年初成立以来,我省首个以在职党员个人名字命名的巡察工作室——“陈祥工作室”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在昭通各地开展流动培训,通过“领、帮、促”助力巡察干部擦亮巡察利剑。截至今年6月,工作室巡察干部培训覆盖率已逾六成,助推全市巡察发现问题线索的成案率由18%上升至30%。

不断提高巡察监督质量,使巡察利剑不蒙尘、震慑作用常在,关键在于提升巡察干部的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为此,昭通市委巡察机构着眼于“走出去”“沉下去”“零距离”“高效率”目标要求,创新工作机制,探索成立“流动巡察工作室”,在全市各地分需求、分类别、分内容开展培训。

综合考虑全市巡察人才库情况,昭通市委巡察机构选定常年奔波在巡察一线、长期为巡察干部义务授课的市委巡察组组长陈祥为牵头人,并以其个人名字命名工作室。工作室采取“个人领衔+团组服务”模式,即由陈祥领衔,市委巡察组的业务骨干组成服务团队,负责相关理论研究、制度研究、工作研究。平时,大家深入基层、沉入一线,通过“巡察大讲堂”“巡察流动讲堂”等形式,为县(市、区)委巡察机构提供专业化和套餐式培训服务。

工作室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确定了如何提升问题线索质量、做好巡察报告撰写等13个研究方向,并利用空闲时间学习、钻研和探讨,先后制作了《巡察十问》《三步巡察工作法》等一批精品课件。随着培训工作的深入推进,工作室越来越受到巡察干部欢迎,各地开始主动对接培训服务,持续发出培训“订单”,实现了从“我们给大家讲”到“请给我们讲”的转变。

除培训外,工作室还实时对当地正在开展的巡察工作进行指导,坚持“到位而不越位”“指点但不代劳”,与县(市、区)委巡察干部共同研究对策,帮助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巡察工作质量。培训期间,工作室积极开展党支部联建共建活动,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巡察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杨富东 通讯员 石兴红

  • 我省出台民政领域服务保障稳经济20条措施

  • 夏日湿地美如画

  • 报头

  • 云南5项举措促女性就业创业

  • 全省首个村投公司在晋宁成立

  • 昭通:流动巡察工作室锻造巡察尖兵

  • 我省将分层分级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 500千伏天星输变电工程整体投运

  • 发挥整合效应 融入群众生活

  • 越南小中河水电站二期扩建项目投运

  • 全国首单稀贵金属新材料专利保险落地贵研铂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