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央媒体聚焦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

传递司法温度 熔铸忠诚信仰

本报讯(记者 陈晓波)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召开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将学习宣传、大力弘扬英模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与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鲍卫忠同志的先进事迹引起中央媒体广泛关注,鲍卫忠同志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和坚守信仰、捍卫正义的司法温度在祖国大江南北传递。

6月16日,《人民日报》在“政治”版头条刊发《用生命守护法治信仰——追记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鲍卫忠》。文章指出:倒下之前,他正叮嘱同事办理司法救助手续;抢救期间,他手机一直响个不停;追悼会那天,连曾经对他拔刀相向的被执行人也来送他最后一程……24年如一日,鲍卫忠扎根祖国边疆基层法院,促公正、提效率,依法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24年来,鲍卫忠始终坚守法治信仰,捍卫正义、忠勇执法,让自己长成守护司法公正的大树,根须扎进阿佤山深处,为祖国边疆的法治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

新华社播发《最高法召开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为人民燃尽光热——追记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对报告会和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其中写道:他是群众心里的正义卫士、一心为民的“老黄牛”……扎根边疆基层法院工作24年来,鲍卫忠奋斗在执法办案、服务群众最前沿,为人民燃尽光热。鲍卫忠总是换位思考,为人着想,既维护法律尊严,又感化当事人。干警们表示,要以鲍卫忠同志为榜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就是头拱地也要把人民的事办好”的决心和气力,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每一个“小案”、每一件“小事”。

央广播发《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朋友圈”里为被执行人找销路》,央视《新闻联播》播发《鲍卫忠:将司法温暖触及每一位当事人》。报道中提到:鲍卫忠常说,“我们办理的不仅是案件,更是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在他看来,法院执行不是审判之后的照方抓药,而是对纠纷案件的终极处理,是对社会矛盾的最深层治理。他把村村寨寨里一次次的执行生动打造成一堂堂的法治课。面对执行难题,鲍卫忠的办法就是“用心用情,不厌其烦”。他会为了一个1900块钱的案件开着车往返山间几十公里多次到被执行人家里做工作,只为解开当事人的“心结”。他会自掏腰包为无力还款的被执行人垫付执行款,让看病急需用钱的申请人暂渡难关,只因一句“人家有困难”。

《光明日报》刊发《执法如山,温润如玉——追记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跟随报告会,探寻鲍卫忠被群众称为“佤山百姓的贴心人、心连心的好兄弟”背后的办案“密码”。报道写道:在他心里,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他心里,法是无私的,但必须有温度;在他心里,执法如山,却可以春风化雨、温润如玉……“为什么总有人说鲍卫忠每办一个案件,都会多一个兄弟和朋友?那是因为,鲍卫忠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一门心思为老百姓着想,用‘人心换人心’的方法,磨掉了一件件‘钉子案’‘骨头案’。”

《法治日报》头版刊发《行行重行行 佤山写忠诚——追记云南沧源县法院执行局原局长鲍卫忠》。报道写道:法院执行不是审判之后的照方抓药,而是对纠纷案件的终极处理,是对社会矛盾的最深层治理。鲍卫忠在执行岗位上的9年,把一次次村村寨寨里的执行,变成一堂堂鲜活生动的法治课。鲍卫忠走了,却又似乎从未离开,家人们还是会念起他的一颦一笑、同事们还是会提起他的敬业执着、当事人还是会想到他的公正司法。他是佤山的赤子,用自己的对党忠诚、一心为民,在边疆民族团结进步中传递着司法的温暖。

  • 王宁会见老挝人革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

  • 持续抓好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 把对“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深刻领悟转化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实际成效

  • 我省先行先试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

  • 报头

  • 习近平向第十五届海峡论坛致贺信

  • 就业政策宣讲进高校

  • 传递司法温度 熔铸忠诚信仰

  • 无人机巡检供电线路

  • 激活“主引擎” 跑出“加速度”

  • 为您导读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