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在石屏县异龙湖藻水分离站,机器设备正加大马力运行。湖水进入分离站后,通过“旋流式藻水分离+高效臭氧催化氧化”,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地表Ⅳ类标准。分离出来的藻泥被制作为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
负责分离站运营的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异龙湖分公司总经理马卓虹介绍,异龙湖藻水分离站设计规模为17.5万吨/天,项目正常运行每年可处理5250万立方米湖水,可从水体中分离出藻泥1.46万吨、污染复合COD1837吨、总磷6.9吨、总氮116吨,“这些污染负荷去除以后,能助力异龙湖恢复水生态,增加水体自净能力。”
异龙湖水域中每年自然生长的水生植物虽然能净化水质,但其残体沉积于湖底腐烂消解,也会加重内源污染负荷。为此,石屏县结合异龙湖内源治理现状,按照“退、减、调、治、管”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研发优势、资源优势,多举措助力湖泊内源污染治理。
去年10月下水作业的云天化底泥分离处置船,是异龙湖内源治理的另一大“神器”。通过抽泥、凝固、脱水等一系列工序,该处置船可以把湖底泥运往岸边,进行土壤改良。“该处置船目前已打捞腐殖质12000余吨,削减有机质2340吨、总氮87.5吨、总磷6.8吨左右。”异龙湖内源污染治理项目现场工作人员何国军说。
近年来,石屏县持续推进异龙湖内植物残体打捞、以鱼控藻等工作,加快推进湖泊流域受损湿地生态修复及水质提升等项目建设,督促现有湿地管护单位切实履行好管护责任,积极谋划异龙湖流域湿地水质净化效果评估及改造提升工作,已完成松村湿地功能恢复项目、异龙湖北岸受损湖滨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项目,总体围绕“收、清、造、种、投、招、管”措施展开建设。
目前,石屏县正有序推进异龙湖流域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强化保护治理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7个相关课题研究按时有序推进,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多个调查团队累计开展异龙湖调查研究100余次。通过科学支撑、系统推进、加大项目建设等多措施协同推进,内源防治取得较大成效,生态环境有序改善,172种鸟类安家异龙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逐步呈现在世人面前。
“湖区生物多样性正逐步恢复,湖泊环境治理初见成效。”异龙湖研究中心技术人员孙秀琼表示,通过实施内源污染治理项目,可减轻藻类繁殖污染、削减内源污染负荷、促进水环境改善。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刘涵 吴怡菲